苏宁转型迎来盈亏拐点 线上线下火力全开

2017-11-29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近日,苏宁云商(002024.SZ)发布三季报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318.82亿元,同比增长26.98%,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2亿元,同比暴增321.23%。

  市场分析指出,在电商行业普遍盈利乏力的背景下,从2016年四季度开始,苏宁云商已经4个季度持续盈利,说明其已形成了清晰的盈利模型。

  从财报数据上看,苏宁已经迎来扭亏为盈的拐点,但苏宁的盈利模式究竟是什么?市场习惯将苏宁对标京东,但在苏宁股东眼中,苏宁走的既不是阿里的路,也不是京东的路。而是一个用互联网思维武装的智慧零售服务商,这条路国外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国内也没有成型的范本可以模仿。

  近日,雪球大V用户“信者永生”发表了研究文章,对此作出了更详细的对比和剖析。

  苏宁的第三条道路

  今年以来,无论是在财报还是新闻中,都可以窥见苏宁对于线下的野心。苏宁宣布,2018年要新开5000家的各类线下互联网门店,这一目标是苏宁在连锁时代最高记录的10倍。

  而苏宁规划中的互联网门店,并不是单纯的线下商场,而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用互联网思维开实体店。也就是说,苏宁做的是到线下找到场景,解决顾客的情感诉求和体验诉求。

  而在具体的执行层面,苏宁已经形成了不少成熟的业态。比如在苏宁徐庄易购生活广场中,涵盖了电器、超市、红孩子等不同经营业态。未来要做的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如何更好地组合这些业态,吸引客户。这正是苏宁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转变。

  

  (图:徐庄苏宁易购生活广场)

  苏宁的股东为什么这么淡定

  理解了苏宁未来要走的路,就能理解为什么苏宁的股东这么“淡定”。

  在过去几年中,苏宁一直在引进战略投资者,也一直在牢牢控制股权。这表明,苏宁一方面需要战略投资者助其转型,另外一方面苏宁也要掌握独立经营权。

  具体来看,苏宁大的股权变动共有五次。按照时间节点,分别是2011年弘毅入股苏宁、2014年员工一期持股计划、2015年淘宝网入股苏宁、2016年股东增持计划以及2016年员工二期持股计划。

  时间        股东名称        入股价(元/股)        持股比例(%)

  2011年        弘毅投资        12.15        0.53

  2014年        员工一期持股        8.63        0.66

  2015年        淘宝网        15.17        19.99

  2016年        苏宁电器        11.24        19.99

  2016年        员工二期持股        15.17        0.71

  (注:入股价数据来源苏宁云商历年公告,持股比例数据来源苏宁云商2017年三季度财报)

  如果仔细分析苏宁股东的入股价,可以发现无论是弘毅投资还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价格都非常高。而源源不断的员工持股以及苏宁电器的增持计划,更是表明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而对于苏宁来说,这五笔资金都非常便宜,还节省了近6年的时间成本。

  “信者永生”判断,苏宁的股东之所以“高价”入股,看中的正是苏宁模式的潜力。而在苏宁自己的眼中,公司的价值被大大低估,未来1500亿才是起步价。事实上,苏宁认购阿里的股份,其投资收益已经超过了一百亿元,无形中也增厚了净资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大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大众网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图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徐梦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