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田田
人民网北京3月14日电(记者 曹亚飞)“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全社会不懈努力,蓝天必定会一年比一年多起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上,李克强总理如是说。环境保护涉及千家万户,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今年“我有问题问总理”活动中,环保同样是网友热议的焦点话题,网友留言多集中在节能减排、环保意识、垃圾分类、治理雾霾和城乡环境等方面。
对企业超标排污要施以重典
在一些地方,中央环保督察督察组前脚刚走,污染企业马上就死灰复燃,继续肆意违法排污,网友对此意见很大。网友“自由如风”认为,许多污染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遏制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小,处罚周期长,环境执法威慑力不足。另一方面,企业违法成本低,导致一些企业宁愿受罚也不治理。
网友“星海一粟”留言建议,企业不能自律,政府就要严刑峻法,而且要有长效机制,不给违法排污企业侥幸的机会。“相关部门更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保持政府对企业的高压态势,对违法排污企业绝不能姑息迁就,要重典治乱,重拳出击,以儆效尤,形成强大威慑力,真正从源头上管住企业违法排污现象。”
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常态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区有所推动,但总体上看,在多数地方还没有落到实处。到底是什么影响着垃圾分类制度落地?怎么做才能避免垃圾扰民?
网友“绿脉”建议:一、对垃圾分类的问题由厂家解决。产品包装上事先标明分类类别,回收时直接扫码分类,大大降低分类难度;二、执行生活垃圾收费制度,但对科学分类并减量化的行为予以减免收费的奖励,同时推行社区义工制度,对积极分子予以减免奖励。网友“前进着”献策:加大垃圾分类的公益广告投放频率,在小学、幼儿园的教育上加大力度,并建立严格完备的垃圾回收处理制度,避免垃圾车混装各类垃圾。
打赢“蓝天保卫战” 靠你靠我也靠他
要解决雾霾和其他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增强全民环保意识,自觉行动起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网友“晴川历历”留言说,“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身边事做起,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不乱丢垃圾……这些举手之劳,将起到滴水穿石、聚沙成塔的成效。”
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和霾的产生有关,污染物排放量太大,是导致大气污染的“元凶”。网友“赵春晓”说,蓝天保卫战,没有人可以当“逃兵”,每个人都应跟上政府的脚步。治理雾霾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既需要生产方式的变革,也需要大家生活方式的改变;既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履职尽责,也需要每一个人切实行动起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田田
3月14日,枣庄市纪委监察局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中共枣庄市委巡察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共分七章五十一条,对机构和人员、巡察范围和内容、工作方式和权限、工作程序、纪律与责任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