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632—5210000

通讯员qq群:25238684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头条新闻

快讯丨雪龙号极地科考出现安利“身影”

2017-11-07 13:00:00来源:大众网作者:

2017年11月3日上午,在“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即将启航开始第34次南极科考前夕,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与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在雪龙船的直升机机库内,共同举办了“极地科考 安利相随 牵手十五载 再启新征程”纪念活动。

  2017113日上午,在“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即将启航开始第34次南极科考前夕,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与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在雪龙船的直升机机库内,共同举办了“极地科考 安利相随 牵手十五载 再启新征程”纪念活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波博士、安利大中华总裁颜志荣先生等嘉宾出席了活动。在回顾过往、共叙友情的同时,双方签约——安利公司将在未来三年乃至更长的时间,继续为中国南北极科考提供优质、环保的产品,为中国极地事业助力加油。 

   

  缘起环保理念如今已成伙伴 

  冰清玉洁的极地被视为“科学研究的圣地”,但生态环境异常脆弱。19914月,中国与其他参与南极科考的国家共同签订了《南极环保协定》,据此协定,南极考察的生活用水需经生化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到海洋中。因此,南极对清洁用品的要求更为严苛——不能含有磷和其他有害环境的成分、须可快速生物降解;此外,由于南极科考的物资补给仅靠“雪龙号”每年运送一次,仓储极其有限,所以不仅要求清洁用品具有浓缩性,还需要其包装设计合理,以节约储藏和运输空间;而极地气候寒冷干燥,科考人员的肌肤保养更具挑战,所以应选择配方不刺激肌肤,有一定呵护作用的清洁产品。 

  2002年,在实地考察了安利生产基地并对相关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分析后,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认定安利产品完全符合“极地标准”。于是,从20028月起,中国南(北)极的考察站、考察船全面启用安利产品。2003年,考虑到科考队员在极端环境中保持身体健康的迫切需要,安利公司又向中国极地科学考察队提供了纽崔莱营养食品。至今,安利旗下的“安利优生活”、“丽齿健”、“雅蜜”、“丝婷”、“必速”等品牌的全系列产品以及部分纽崔莱营养食品成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选用产品”。 

   

  纪念仪式上,还与第33次南极科考中山站越冬站站长赵勇进行了连线互动。今天的南极中山站外起了10级风,大风扬起雪花,能见度较低,不过,温度却有所回升。南极已经到了从冬转夏的时节,而今年的雪龙船比往年要晚出发一个月,所以越冬队员的新鲜蔬菜供给已经见底,安利纽崔莱产品成了他们补充维生素的营养来源。 

    

  牵手十五载 共话极地情 

  从第一次通过极地环保要求的考核,安利与中国极地科考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安利携手极地科考15年。这些年来,我们双方形成了一种非常牢固的伙伴关系任何时候都是以诚相待,有商有量,我们之间的信任一直在持续加深。”安利大中华总裁颜志荣在致辞中说。 

  15年来,安利与极地科考同舟共济,铸就了深厚的友情。每逢新春佳节,安利公司都会在第一时间向远在极地的科考队员及其留守祖国的家属们送上节日的问候,致以崇高的敬意;而极地考察队也会从冰清玉洁的南极给安利人送上纯真的新年祝福。 

  在助力极地科考的基础上,安利公司与极地中心通力合作,每年都邀请极地科学家和“雪龙号”船长,在全国各地为安利营销人员和社会公众巡回演讲,让更多人了解极地科考和极地文化,树立环保意识。15年来,共有22位极地专家,到全国64个城市,进行了119场演讲,有75000多人亲耳聆听了“来自极地的声音”。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波博士在纪念活动上在致辞中说:“我国的极地考察事业长期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安利公司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因为环境保护理念的高度契合和产品质量信誉,2002年,我们清晰地记得,正是颜志荣先生代表安利公司亲手开启我们双方的合作之旅。15年来,安利始终以胸怀未来、倡导环境保护、坚持健康生活的方式,支持着极地考察事业,践行着作为国际知名企业的社会责任。” 

    牵手十五载,再启新征程。118日,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又将带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带着社会各界的关爱,再次驶向遥远的南极。安利将一如既往地为中国南北极科考提供最优质的产品,为极地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助力加油。并衷心祝愿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成功!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
友荐云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专题报道

新闻曝光

摄影报道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7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zzdz@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