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刘学俊
编者按:
凝视滕州,如同欣赏一幅精心创作的画卷,无论局部还是整体,总有着升腾不屈的气势。新时期,滕州市各镇街需要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内涵,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凝聚智慧和力量,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谱写“三农”新篇章。
美丽乡村滕州行系列报道
践行美丽乡村“滨湖经验” 打造全域旅游大格局
红荷之都,湿地之乡——滕州市滨湖镇
记者 孟令洋
依托微山湖湿地的旅游资源,滕州市滨湖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抓点连线拓片,建设三农产业园和美丽乡村,推动全域城镇建设,实现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成为镶嵌微山湖东岸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年下半年以来,滨湖镇通过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抓好农业发展和绿色发展相结合、村容建设和生态建设相结合、美丽乡村创建和培育乡土民情相结合等工作,在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四村”梯次共建中摸索出一系列美丽乡村建设“滨湖经验”。
秦村整齐的道路
郁郎村核心价值观宣传画
“滨湖经验”之一:村容建设和生态战略同步
走进滨湖镇秦村,大众网记者惊讶于整齐干净的村道、修葺一新的村委会,甚至连小胡同都铺设了水泥路。村支书秦真刚向大众网记者还原数年前的秦村:一条条泥泞的乡间小路阻碍了人们雨天之后的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尴尬局面一度成为秦村村居环境的痛点。
如今,一条条宽敞的水泥道路见证了秦村村居环境的嬗变,更见证了滨湖镇农村村居环境的发展。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在滨湖镇美丽乡村建设中,他们没有忘记村容建设和生态战略同步。滨湖镇实施村容提升惠民工程,开挖排水沟,实施农村旱厕改造,对村居“三堆两垛”进行全面清理,将垃圾场、荒草地改造成村民文化休闲广场,并对村内小微污染企业采取搬离、关停等措施。同时,滨湖镇建立卫生清洁保障机制,制定细化了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发动开展“全民动员,共建美丽家园”行动,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
滨湖镇有山、有水、有平原,农、林、牧、副、渔产业门类齐全。为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滨湖镇坚持村容建设和生态战略同步,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三农产业主题公园,结合全镇范围内90个行政村“四级联创”,打造美丽乡村来实现旅游产品的丰富。除原有的微山湖古镇、红荷湿地公园、临港产业园,借助“中国三农主题公园”的发展思路,打造滨湖镇全域旅游大格局。
颇具滨湖特色的墙画
田桥村公园一瞥
“滨湖经验”之二:聚焦旅游产业促乡村发展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要求,是美丽乡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为此,如何让村民“生活宽裕”也就成了滨湖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义。今年下半年以来,滨湖镇聚焦旅游产业,在促进乡村发展上大下功夫:按照“一镇两组团、四村梯次共建”整体架构,全面抓好特色城镇开发建设;完善镇村规划体系;继续优化镇域产业发展、旅游发展等规划编制……
西迭湖具有毗邻微山湖湿地红荷旅游风景区的天然优势。滨湖镇跳出现有村庄建设渔村的固有思路,在西迭湖村择址建设水乡渔村度假村,实现湿地渔家的品质飞跃。水乡渔村度假区通过构建四通八达的区内水体系统,建设度假渔村,布局水上餐厅、滨水休闲设施等举措,将其打造成湿地渔家提升的龙头项目,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惠民促增收的典型项目。
让“美丽乡村”拥有“美丽内涵”,这是滨湖镇一直不断努力的方向。今年以来,滨湖镇新发展嘉利康、微山湖特色水产养殖等龙头企业4家,新增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0家。同时,结合镇旅游产业优势,积极构建农业、特色餐饮业、民宿业等多元融合发展格局,实现绿色发展。
大大小小的乡村变化点滴汇聚为滨湖人民的获得感,构成了“美丽乡村”这个庞大课题,也构成了滨湖镇“打造滕州生态旅游发展极、构建环微山湖区域旅游至高点”目标中的发展之要。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刘学俊
由枣庄市委宣传部、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枣庄大众网承办的“十佳最美枣庄故事”征集、“十佳网络新媒体”评选、“美丽枣庄我的家”微信H5评选活动本月初正式启动以来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已经收到大批参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