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域频道 > 2010tez > 2010台儿庄新闻
新闻搜索
 
拓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广阔空间
  来源:    日期: 2010-11-12     
发表评论】【打印本稿【收藏本页】

                        ——台儿庄开展创建特色加工专业村工作纪实

                                   陈学超 冯磊 谢美慈

 

    秋日的泥沟镇邵里村,四周被一畦畦碧绿的麦田包围着,一片祥和宁静。走进村里,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农村妇女围坐在一起,一边说笑,一边忙着编织珍珠包。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珠子被加工者巧妙地穿过、缝合后,就变成了各式美丽漂亮的珍珠包。村民孙娟说:“加工珍珠包,一天能挣20、30块钱,我们这些走不开又有空闲的人在家门口打工,一不耽误种地二能照顾上学的孩子,真好!”这是台儿庄区创建特色加工专业村、深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计划、让农民实现充分就业的一个镜头。
    自2008年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计划以来,台儿庄区在实践中不断拓宽途径,经历了农村零就业家庭消零、返乡人员创业带动就业、创建特色加工专业村实现充分就业三个阶段。从根本上破解了农民持续增收难题。截至2009年底,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85元,比2007年底增长32.6%,其中工资性收入达到3771元,比2007年底增长60%;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率达到87.3%,比2007年底提高35个百分点。
    以强化行政引导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收为切入点,不断完善部门帮包三项机制
    在台儿庄区特色加工产品的展厅内,笔者看到:红红的中国结、火红的布辣椒、多姿多彩的泥塑,500余件手工加工饰品展样让人目不暇接;红、黄、蓝、白四色闪灯标识标记的《台儿庄区特色加工专业村创建分布图》显示,目前台儿庄区已有163个村(居)参与特色加工专业村创建。
    部门帮包是推进富余劳动力就业计划,加快特色专业村建设的有效手段。为把“小加工”做成“大产业”,台儿庄区精心选择47个区直部门直接参与帮包工作,形成了区领导包镇(街),区直部门和镇(街)领导包村,机关干部、村干部和党员包户的三级互动帮包机制,对来料加工从市场考察、项目选择、资金支持、队伍培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帮包,帮助创建村(居)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区委组织部帮包的张山子镇章庄村玩具加工已初具规模。目前,可吸纳劳动力26人,加工散户6户。区委宣传部帮包的六里石村玉米皮深加工技术和玉米皮深加工项目顺利落地,目前,烟台客商已与该村签订了长期合作合同,投产后可解决100余人的就业问题。目前,各帮包部门已为帮包村提供帮扶资金36.3万元,帮扶信息367条,组织500余人次外出考察和学习,成功扶持100多名经纪人建立了规模来料加工点。
    以壮大从业主体为落脚点,着力培养联络员、经纪人队伍
    随着农村“零就业”家庭“消零”工作的结束,台儿庄区委、区政府把主攻方向转向了所有的富余劳动力家庭,通过着力培养联络员、经纪人、加工者三支队伍,不断提高农民对发展来料加工的认识,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到发展来料加工的大潮中来。
    去年9月,台儿庄区在义乌设立了来料加工联络处,成为受到义乌市政府授牌的第一家浙江省以外的县级来料加工联络处。区里选派优秀干部长驻那里为农民联系来料加工订单。全区6处镇街也都抽调精兵强将成立来料加工联络组,轮流到义乌为农民当“经纪人”。区镇两级联络员深入义乌小商品市场进行接洽,先后走访商户2000多家,与116家企业和经营户达成合作意向。
    经纪人在来料加工中起着上对接商户,下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他们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决定了来料加工业的发展。在义乌市场,没有当地认可的经纪人资质认证,就很难取得小商品营销商的信任。在队伍选择上,台儿庄区注重群众性,注重普及性,尽可能地在村党员干部、营销大户、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选拔。在培养方式上,坚持重点培养,梯次推进的原则,注重培养一级经纪人,再发挥一级经纪人的“传帮带”作用,带领二级经纪人闯市场,为他们牵线、搭桥、服务。在培训手段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举办经纪人培训班、赴义乌考察学习、举行座谈会等形式,分期、分批对来料加工经纪人开展持续不断的专业培训。先后在义乌举办了二批经纪人培训班,共组织221名农村来料加工经纪人进行了执业技能强化培训,并全部取得了由当地主管部门核发的《经纪人执业资格证书》。在参加义博会、浙江省来料加工对接洽谈会中,该区经纪人共接触客商300余名,与义乌来料加工商会签订10年合作协议,成为活跃于义乌市场、组织农民来料加工的骨干队伍。
    以实现规模发展为关键点,突出抓好扩大规模、打造品牌、培育高层三个重点
    在台儿庄区,来料加工项目一个接着一个,形式各色各样。冯湖村洪恩工艺品厂、霍庄村王英地毯加工厂、小兴桥村玩具加工厂等,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同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了来料加工向“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格局发展,形成了张山子镇的饰品、涧头集镇的布辣椒、邳庄镇的抽纱、马兰屯镇的玩具、泥沟镇的中国结等“一镇一业”的特色专业镇、产业镇。
    该区各镇街依据各自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创建特色。涧头集对集中加工点,加工队伍超过50人的,奖励经纪人5000元,加工队伍超过100人的,奖励经纪人1万元。泥沟镇组织全镇来料加工技能大赛,引爆了全镇参与特色加工专业村创建的热情。目前,全区已有163个村(居)参与特色加工专业村创建,吸引外地客商近千人次前来考察来料加工市场,与义乌、青岛、临沂、徐州、北京等地的300多个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来料加工业务,承接的加工产品涉及饰品、玩具、服装、鞋面、抽纱、剪纸、文具、窗饰、塑编、钩包、床上用品、喜庆用品等15大类、200多个品种,吸纳1.9万余名农村劳动力从事来料加工业,年实现加工费收入1.2亿元。

 
 

编辑:台儿庄新闻网

发表评论】   【打印本稿】   【收藏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 下一篇:
枣庄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枣庄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枣庄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枣庄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枣庄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枣庄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枣庄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枣庄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