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域频道 > 2010tez > 2010运河文苑
新闻搜索
 
月下槐荫小道
  来源:    日期: 2011-01-13     
发表评论】【打印本稿【收藏本页】


                                作者:朱瑾洁

    我家所处的村落早先叫侯迁闸,现在叫北闸村,离台儿庄区驻地很近,步行的话也就是半个小时的路程,特别是趁着月光从区驻地步行回家,对我来说,每每都是一种奢侈。

    那时正在区驻地读高中,回家的路我大都选择在运河北堤,因为堤堰两旁都栽满了槐树,夏季的话,是个天然氧吧。如果选择在槐树盛花期回家,那更是惬意得很。那时的回家一般是拿饭,不像现在住校读书的孩子都是拿钱买饭吃。我那时读书的家境并不十分富裕,-一星期的零花钱也就是五毛钱,就是这样,在同学中我还算是中等偏上的,况且我雷打不动一星期一拿回的饭菜中,总会有母亲用五花肉搀花生米炒的咸菜,每到吃饭的时候掀开盛菜的瓶盖,总会收到一两个月吃不到肉的同学羡慕的目光,如果偶尔慷慨些让这些同学解解馋,那更是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那时毕竟吃不上肉的较多。回家拿饭的话,我一般选择在上完晚自习后,因为我喜欢夜色,特别是有月光的夜晚。盛夏的季节,堤堰两旁的槐树开花了,借着皎洁的月光,远远望去,那一簇簇盛开的白花倒挂在枝头,仿佛是在一片碧绿的翡翠上镶上一串串珍珠,是那么令人遐思,如果偶尔再加上一两个黄雀不经意间的鸣声,又立马让你置身于诗情画意之中,令人流连忘返,何况还能时时闻到淡淡的槐花香。

    堤堰旁的槐树已枝繁叶茂,堤堰上的路不像现在这样宽阔,还没有铺上柏油,是个自然的不能再自然的乡间泥路,只是走得人多了,路面的泥被脚板磨得十分滑溜,脚踏在上面也就愈加显得舒坦和惬意,毕竟是自己辛勤奔走的功劳,不是天工胜似天工的杰作。你想想哪有看着自己有目可寻的成绩而心烦的道理。说其是堤堰,其实那时我们一直管堤堰叫大堰。步行在大堰上,如果天上挂着月亮,哪怕是借着朦朦胧胧的月光,透过槐树林,也能看到堰南百余米处有条大河,名曰:运河,也就是被人常叫的“韩庄运河”。我认为这不够准确,正确叫法应为“泇运河”, “泇运河”在明朝就有了,据《中国大运河史》记载: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黄河在曹县、沛县再次决口,“灌昭阳湖,入夏镇,横冲运道”,总河李化龙主张大开“泇运河”,于次年“上开李家港,凿都水石,下开直河口,挑田家庄”。到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河工成,并建“台庄、侯迁、顿庄、丁庙、万年、张庄、得胜、韩庄”等8闸及湖口节制闸。以节制水源,通航船只。至此京杭大运河“泇运河” 段,流经滕州、薛城、峄城和台儿庄四区,共计187.8里,东南又72里至江苏邳州直河口入新运河,全长260里,该行泇运河。一直沿袭至今,而“韩庄运河”,据柏恕斌《泇运河考略》介绍,1958年,山东省扩浚湖口至陶沟口河道,才开始出现。基于此,我认为,现在韩庄运河取代“泇运河” 不具科学性,对于枣庄,特别是台儿庄而言有失公允。我们知道京杭大运河总体呈由北向南流淌,惟台儿庄段由西向东流向,全长42.5公里,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京杭大运河仅存的清代文化遗产”,是“活着的运河”。她具有“四分朝天下,六分下江南”的关键环节,被《峄县志点注本》定位为“当南北孔道”,“扼漕运之咽喉要冲”的特殊地理位置,已具有300多年的历史。可由于多年来缺乏对其全面、系统、专业、深入的研究,这段运河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表现在在2007年“运河申遗”工程时,竟然把京杭运河沿岸18个城市当成是17个,恰恰遗漏了枣庄市,这不能不说是枣庄的悲哀,更是京杭运河枣庄段台儿庄“泇运河”的悲哀。所以我要说,“运河申遗”不能忽略枣庄,弘扬京杭运河文化遗产更不能缺少台儿庄“泇运河”文化的高品位。

    台儿庄是个水城,京杭运河穿城而过,我的家所在的村落北闸村,就坐落在台儿庄西十余里处大运河北岸,不过,我村庄名北闸村不大出名,出了台儿庄大略能知道北闸村名的寥寥无几,而能叫出侯迁闸的就大有人在,每每想到此,我的心中多少有些安慰,毕竟侯迁闸是我村叫北闸村前的称谓,且十分出名,是京杭运河枣庄段九闸之一。据清著《山东运河备览》记载:山东运河自江南下邳梁王城五里至黄林入峄县境,是为闸河始。峄县河道南自黄林村起,北至滕县朱姬庄上,计长一百里,闸九:曰台庄、曰侯迁、曰顿庄、曰丁庙、曰万年、曰张庄、曰六里石、曰得胜、曰韩庄。又有《中国大运河史》记载:侯迁闸建于万历三十二年,重修于乾隆十六年,后又分别于乾隆二十一年、四十八年、五十二年和嘉庆六年四次疏浚,确保了官私船只在侯迁闸的畅通无阻,可以这么说,侯迁闸的修建在促进清朝前、中期枣庄地区繁荣和发展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此时此刻,此景此情,恰似朵朵槐花窜起粒粒晶莹剔透的月光,缓缓垂向碧波涟漪的运河河面上,渐渐窜起一串串侯迁闸变迁历史的支离破碎记忆,在大堰光滑的泥路上画出一个又一个美丽的风景画,给每一位行走在大堰上的人们都捎去一份惊喜和对美好未来的祝福。这是多么令人陶醉的景致!闭上眼,我的心灵为之一颤!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说得多好!行走在大堰之上,我深深为运河之堤成为堰而欢呼雀跃,不是仅仅因为我回家的方便,而是在特别艰难地岁月,这条大堰起到了借宿避难作用。也记不清具体时间了,反正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一年发大水,我居住的村落侯迁闸,也就是现在北闸村,一片汪洋,到处都是水,包括居住的房屋。房屋没法待了,怎么办?办法只有一条,那就是上堰,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那时我们吃住在堰上,那是头顶一片共同的蓝天,脚踏一条共同的堤堰,没有了房和房的距离,屋和屋的隔阂,很像某种特殊时期的大通铺,在睡觉时还会出现脚触脚,手碰手,偶尔身连身的境界,可相邻相聚丝毫没有妒忌和怨言,相处的是十分融洽和惬意。谁有稀奇,哪怕是丁点的不一样吃头,都会拿出来,让大伙共同品尝,丝毫没有徇私舞弊的念头,更没说据为己有了。是的,那个特殊时段特殊背景启示我们,我们只有在珍惜生命的时刻才能共同铸成我们值得眷恋的友谊。特殊时刻是短暂的,如同我们的生命,但我们的友谊是长久,哪怕情随境迁也无法忘却那段美好的回忆。遭遇磨难,感受生命,珍爱友谊,我们才会更加珍惜生命的不易。

    患难相共,无疑是心灵的美好驿站,是生的期盼与死的超度,是人生价值的超长体现,是对人生美丽境界的一种神圣期盼。为了活着潇洒,为了人与人之间的融洽,为了相互间的真诚信任和诚挚祝福,为了共同的期盼,我们互相帮助,互相友爱,互相鼓励,互相期盼,为了共同的目标,期望水退了,大地一片碧绿,天地间又有了希望和梦幻。

    我顺着大堰走势向村庄走去,运河还是那样缓缓流淌着,槐树还是那么枝繁叶茂,开花吐香,月光还是那么悠然自得地洒下点点遐思和梦想。我一路停停走走,停停走走,不觉奇怪起来,大堰北蛙声四起,而大堰南靠近运河的地方,一片寂静,仿佛青蛙在倏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不知为什么,难道乾隆又下江南了,正行走在台儿庄漕运航道,青蛙怕打扰皇帝欣赏台儿庄美丽景致的雅兴,集体失语,为了一方水土的宁静和祥和。

 


 

 

 

 

 

 

 
 

编辑:台儿庄新闻网

发表评论】   【打印本稿】   【收藏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 下一篇:
枣庄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枣庄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枣庄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枣庄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枣庄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枣庄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枣庄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枣庄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