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域频道 > 山亭 > 山亭专题
新闻搜索
 
叫响“劳动光荣”!
  来源:    日期: 2009-04-27     
发表评论】【打印本稿【收藏本页】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旗帜鲜明地叫响了“劳动光荣”的时代最强音。

    五月一日,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我们叫它“五一节”或“劳动节”。也许是这个伟大节日的缘故吧,自1889年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的一百一十多年里,“劳动光荣”的口号曾一度在全世界叫响。

劳动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混沌初开以来,劳动,让人们从结绳记事、钻木取火的时代走向了现代文明,走向了富足。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用辛勤的劳动,创造了五千年的璀璨历史。

    在我国近代,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十分流行并推崇为时代最强音的是“劳动光荣”,它曾鼓舞和激励了千千万万在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勇于工作,无私奉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以崇尚现代文明为由来摒弃劳动、远离劳动,他们崇拜那种衣着光鲜的白领阶层,却瞧不起一些体力劳动者,这使很多人产生了鄙视普通劳动者的心理,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于是,“劳动光荣”这个正确的论断被扭曲了,“劳动光荣”的口号叫的也不再像从前那么响亮了;劳动似乎已被人们所淡忘了,劳动也不再那么吃香了。

    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青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轻视劳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不愿干体力活,对干体力活的人不够尊重。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学校的误导。“智育第一”、“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错误认识,诱导了学生追求高分、轻视和厌恶体力劳动的不良现象,有些孩子甚至“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二是家庭溺爱。现代家庭由于孩子数量有限,家长自觉不自觉地将孩子当成金贵,使一些孩子基本上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些社会劳动和家庭劳动基本上成了象征性、形式化的举动。三是有些媒体对“星”、“腕”、“款”的宣传有些过分,挣大钱、当老板、会享受一度成为人们羡慕的社会焦点,导致了一些人错误地认为体力劳动得不到实惠,不能致富。而那些二道贩子、造假售假、贩毒运禁、贪官污吏等违纪违法者却发了大财,一名歌星演唱一首歌,演出费不算,仅出场费一项,开口就是几十万元;而那些贪官污吏,还有哪些农民工的包工头们,拿着劳动人民的血汗钱,一贪就是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更多,这些对于一名普通劳动者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出力的不挣钱,挣钱的不出力”,社会分工和酬劳的不平等,是导致人们轻视体力劳动的根本所在。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第一需要,劳动创造一切,劳动者创造一切。试问,在人类跨入新世纪的今天,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三大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开扎扎实实的劳动能行吗?离开千千万万战斗在各行各业第一线的劳动者能行吗?勿容置疑,当然不行。因此,在新世纪开元之际,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和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我们更应该再度叫响“劳动光荣”的口号,进一步弘扬“劳动光荣”的美好行为。同时要从娃娃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抓教育,抓落实,让劳动者真正在政治上有地位,在物质上有财富,在精神上有荣誉感。只有全社会共同重视,形成一种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氛围,才能使我们这个社会的物质财富不断丰富,国际政治地位不断提升,精神文明日益进步。

    胡锦涛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并把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作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我们在新时期重新叫响 “劳动光荣”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奋斗目标  。因此,全体公民,尤其是党员和领导干部,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明辨是非,分清荣辱,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小康社会建设的第一线,辛勤劳动,多做贡献,践行“劳动光荣”,叫响“劳动光荣”,让“劳动光荣”贯穿到全社会的每一个层面,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劳动事项之中,让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在自己的劳动岗位上体验到“劳动光荣”的荣誉感和无比乐趣。让“劳动光荣”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让我们把时代最耀眼的光环和最崇高的敬意献给伟大的劳动者。

 劳动光荣,五一节快乐!           

 (赵连友)

 
 

编辑:山亭在线

发表评论】   【打印本稿】   【收藏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 下一篇:
枣庄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枣庄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枣庄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枣庄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枣庄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枣庄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枣庄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枣庄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