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庄运河的姊妹河——伊家河曾在枣庄段运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由一个早期微山湖的溢洪道逐步进化成为在20世纪80年代中具有防洪、通航、灌溉等综合功能的河道,又在21世纪到来之时随着京杭运河续建工程的全线贯通而退出历史舞台,其间它折射出封建王朝的不断崩溃没落、新中国党和政府的英明决策和沿运人民的运河情结。
伊家河的由来,伊家河,又名伊河,原为微山湖高水位时的溢洪道,兼排南岸山洪。它西起微山湖东畔新河头村,北与运河相邻,是韩庄运河的姊妹河。两河是东、西平行走向,相隔仅几百米至数里,向东流经台儿庄区的武宅子、耿山子、南巨桥、傅庄、河上庄等村庄,在现运河街道办事处陈庄村西入运河。全长37公里,台儿庄区境内33公里,流域面积208.19平方公里。
伊家河开挖前,由于黄河反复决口,水入微山湖,满而东溢,而运河排泄不下,加之运河南山区洪水挟大量泥沙,经龙河、引龙河、于沟河流入运河,除造成沿运积水成灾外,也加剧了运河的淤塞,甚至断航。据《峄县志》记载:“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荆山桥淤塞,湖水泛滥。至二十二年,奉旨新开伊河,以泄洪水。上起微湖,下至……黄林庄入运。计长12463丈,口宽8丈,底宽4丈,深一丈二、三、四尺不等。”该河竣工后,不仅能和运河同泄微山湖之水,使运南山区洪水汇集伊河而东流,且减轻了运河的淤塞和伊、运河沿岸土地之内涝。自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始,至咸丰二年(1852年),清政府曾多次对伊家河疏浚治理,但由于措施不力,各级官吏互相推诿,争相侵吞治河钱粮而收效甚微。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伊家河已多处淤平,沿岸土地积水严重,“经年不涸”。
伊家河的疏浚治理,新中国成立后,为彻底治理伊家河,本着以泄洪为主,结合排涝并达通航之目的,自1956年至2000年40多年间,各地各级政府对伊家河进行了多期治理。1956年10月至1957年12月,济宁专署先后组织峄县、金乡、微山、嘉祥4县11万民工,分3期对伊家河进行治理,达到的泄洪标准是当微山湖水位33.5米时,泄洪量为200立米米/秒。施工中对原河道加深加宽,并进行了多处裁弯取直,两岸堤防加高3米。对引龙河、龙河支流同时进行了治理。治理后的伊家河大堤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防洪流量达到520立方米/秒,除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
1966年以来,通过国家拨款与地方自筹,先后在伊家河两岸建成武宅子、半楼、小北庄、下孙庄、河上庄、陈庄、巨梁桥、老宅子等14座电力排灌站,同时建成排水涵洞16座。同时,在南部山区,封山造林、育林4万余亩,56座山头实现绿化,拦沟筑坝几十处,在支流引龙河、龙河上建起多处迷宫堰、人字闸等拦蓄工程。这些工程既能在汛期防洪排涝,又能在旱时灌溉农田,使伊家河两岸数十万亩农田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展现出一幅“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新景象。
为了解决韩庄至台儿庄的通航问题,自1970年起,国家投资先后在伊家河上建起了刘庄节制闸和刘庄船闸、台儿庄节制闸和台儿庄船闸,1972年5月恢复了韩庄至台儿庄的通航。并在沿岸建起李庄、刘庄、花山子等码头和装卸点,方便了货物的水路运输,使货船满载枣庄、济宁的煤炭、水泥、石膏沿运河南下。
伊家河的开挖,形成了伊家河与韩庄运河之间的夹河套。夹河套南北宽数里,东西长近20公里。在夹河套里座落着30余个村庄,住着近3万农民。这里200多年来一直是南北均为河,且无桥可通,进出河套均需小木船摆渡,交通十分不便。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1971年建刘庄节制闸时“以闸建桥”,闸上可通汽车,是伊家河上第一座大桥。之后,又建成德胜庄、刘庄(206国道)、曹楼三座标准较高的交通桥。同时,在运河上先后建成了万年闸大桥和顿庄大桥。这些大桥的建成,不仅满足了206国道南北主干交通的需要,而且方便了夹河套里农民的生产、生活和交通,使过去闭塞的夹河套变成了道路畅通、农业丰收、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