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域频道 > 台儿庄 > 运河 文苑 > 运河文苑
新闻搜索
 
运河人的酒文化
  来源:    日期: 2009-09-10     
发表评论】【打印本稿【收藏本页】
 

唠唠咱运河人的酒文化

 

台儿庄人能饮,擅豪饮,若有宾朋来访,不卯足了劲把对方撩倒、喝好,那会被看作是极丢份的一件事,“点到为止、宾主尽欢”在古运河畔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上绝对是个奢望。

我工作半年有余,酒场饭局倒也经历了一些,其间也见识过形形色色的劝酒、挡酒、醉酒之人。依我之见,劝酒之人大概分三类:一是坐在“主席台”上的领军人物,我自发话,何人不识趣?二是“久战沙场”之人,巧舌如簧,称兄道弟,恨不能立马把你喝趴下,那才方能显示他的功力;三是“涉世”未深的学徒,口拙舌笨,却又总是心太软。挡酒自然也是相对应的三类:一是最有主导力与发言权的领导,饮与不饮、饮多少全在一念之间;第二类人是中途撤场、装醉打晃,再加上计谋、智慧一起用上;第三类是功力浅薄的毛头小子,只知道青涩的推脱,如若大势已去索性“一路飑歌”,喝倒了绝对都算一个,正所谓我们所说的“喝上兴了”。醉酒的人嘛,不好细分,大致也是三种:一是假醉,借酒造势,酒壮英雄胆,或者说“酒壮狗熊胆”;二是醉酒后口吐狂言,疯话连篇,阎王爷这时站在他面前,他都敢抖三抖;三是面红耳赤,目光呆滞,眼神迷离,一言不发。

想起以上各色人等,不觉莞尔一笑。酒品,能反应出一个人的品质性情,所以说,酒是一种文化。

不管你是在夏日夜晚徐徐凉风下豪饮大扎啤酒,还是在温暖炉火旁轻酌烈性火热的白酒,亦或是在浪漫情调的吧台前托举风情万种的红酒或高贵典雅的洋酒,都是种情怀。但喝酒的对象、饮酒的环境与心情也至关重要,人要雅歌要雅境要雅,否则就算一醉方休,与街头醉汉又有怎样的区别?    

我很少喝酒,因为不愿意附庸。我的原则是,如果能喝、想喝就喝个痛快,不想多喝就回家睡大觉,干吗劝来劝去的,非的把人喝的不醒人事,到处发酒疯,多丢丑啊。朋友们都认为我有点扫兴,但是,我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我从来都排斥女同志在酒场上周旋。我认为,似醉非醉、似醒非醒是最好的境界,既可以享受那种晕晕乎乎的感觉,又不至于丢人现眼、伤害身体,酒只能被当作娱乐休闲的一种方式,而不应是摧残自己、摧残别人的一种毒药。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和诗历来是无法分离的,哪个诗人没有过借酒消愁,没有过浅斟低唱“三杯两盏,怎敌他晚来风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所以说,酒是诗的介质,诗是酒的前世。

烟和酒并列出售,可是酒能登大雅之堂,烟却无法入兰芝之室,区别在于,真正的饮酒是需要格调和饮酒的对象,而香烟却是在卫生间便能品尝。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饮,那是对面坐了相互欣赏琴瑟相和的人;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那是把一串疯话说在你面前的无奈与率真。酒里多少家仇国恨,多少离别愁绪,多少豪情壮志,多少风趣雅致,愁煞古今多少文人墨客风流雅士……
   
莽饮是酒的奴隶,酒如茶,饮不如品。所以,古运河畔的酒民们,就让我们“点到为止开怀饮、宾主尽欢两怡然”吧,
在每一次借酒消愁、每一次酒逢知己、每一次狂放举杯、每一次凝眸慢品中享受生命、继往开来。

 

(孙渊)

 

 
 

编辑:台儿庄新闻网

发表评论】   【打印本稿】   【收藏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 下一篇:
枣庄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枣庄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枣庄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枣庄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枣庄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枣庄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枣庄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枣庄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