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台儿庄区国税局城区分局副局长陈茂红
了解陈茂红的人都说,她是台儿庄区国税系统的女强人。
自从1996年迈入国税这扇大门,陈茂红就全身心地扑入为国聚财的神圣事业之中。光阴荏苒,汗水伴着泪水,荆棘伴着鲜花,陪伴着她走过了苦乐与共、无怨无悔的青春年华。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陈茂红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创造出了令人欣羡的业绩。她曾十余次荣获“枣庄市国税局先进工作者”、“枣庄市巾帼建功活动先进工作者”、枣庄市“三八”红旗手及“台儿庄区优秀公务员”等光荣称号。
荣誉书里,饱浸着辛勤耕耘的汗水;喝彩声中,凝聚着太多的付出。
“带着责任干工作,才能以精彩的细节赢得壮观的全局”
常言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陈茂红不管是处于那一行,也不管身处何种环境,都肯干、肯钻、肯拼。
1996年7月,老家郯城的陈茂红从山东省税务学校毕业后被组织分配到了百里之外的台儿庄区国税局,进入办税服务窗口工作。办税服务厅是区局的窗口,既要从事日常的税收征管又要纳税服务,工作压力较大。如何做好工作,陈茂红向“素质”要效率,讲“奉献”求成效,只要工作需要,在任何时候对工作都是义无反顾的付出,听不到一句怨言,听不到一句责备,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承诺服务,竭诚为纳税人搞好服务,做到了“办税零距离、流程零障碍、质量零差错、对象零投诉”。工作中,陈茂红努力加强自己的政治、业务、计算机操作的学习,实现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的目标。1998年---2007年的9年间,陈茂红先后通过了自学专科、本科的考试。目前,她正在自考注册税务师职称。常有同事问她:“你总是给自己订下新目标,前面总有攀登不完的高峰,不觉的累吗?”“是有些累,但我感到充实,因为每实现一个目标都是人生的一次提升,而这对于更好地服务税收事业,同样是大有帮助的。”陈茂红笑着答道。
2006年3月份至6月份,省国税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税负调查分析活动。为打好这场限时、定量、要求高、困难大、关乎全局的攻坚战,身为城区分局副局长的陈茂红在学习研究上级领导讲话和有关文件精神、协助分局领导查问题定方案的同时,积极当好战斗员,自愿带着一个工作组,走访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投身于税负调查分析工作一线,并摸索出了投入产出法、电耗法、煤耗法、工资测算法等一些比较科学切实有效的评估方法。在调查评估一家造纸企业时,陈茂红发现这家造纸厂生产1吨纸的废纸投入量在1.15吨—1.45吨间浮动,投入产出存在明显异常。于是,陈茂红身临现场,从原料投入开始测算,通过实际计算,其实际的投入产出比在1.13:1-1.2:1之间浮动。掌握了这家企业的实际投入产出比后,陈茂红顺藤摸瓜推算出了该企业的废纸实际耗用量。事实面前,这个企业只好承认了存在的问题,为国家挽回税收23万元。努力工作和科学的税负调查分析,促进了城区分局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2006年4月份,城区分局仅申报税款就比三月份增长三分之一。
“作为执法者,心中必须时刻想着头顶上的国徽,以铁面应对私情,以亲情对待纳税人,才能公正执法”
现实中,国税部门被某些人看成是吃香的行业,特别是直接接触纳税人并负责税款征收的管理员更被某些人视为财神,因此许多时候很多问题处理起来总处于“情”与“法”的纠缠之中。
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陈茂红自2001年5月竞争上台儿庄区国税局城区分局的副局长后,就一直信奉着一条训示:自警自律,铁面无私。
一次,陈茂红通知某户企业送帐检查时,该企业的账目没送来,人倒先找上门来。这个企业法人是陈茂红丈夫(陈永)多年的同学。他找上门来相让陈茂红高抬贵手,减免应补交的税款。陈茂红当即表态:“减免你的税款,我没有那个权力,公是公,私是私,国家的税收一分都不能少。”这个企业法人不死心,就跟陈茂红的丈夫打电话,同样遭到拒绝后,气呼呼地对陈茂红说:“你们有什么了不起,不帮忙我也穷不了。”接着便摔门而去。
现代税收经济决定了征纳双方的彼此依存关系,看起来,征纳双方是一对矛盾,是相互对立的;而另一方面征纳双方又象鱼水一样形成了情感的统一体。工作中,陈茂红遵循“和谐之美,共赢之源”的理念,把纳税人视顾客来服务,视亲人来关心,视知己来交往,赢得纳税人的信任。城区有一家造纸企业规模不大,年销售收入在1400万元左右,年纳税不到50万元。由于该企业税负偏低,进项税高于销项税增幅而被城区分局列入调查范围。陈茂红带着工作组到这家企业进行实地查看,当发现生产现场有草浆时,陈茂红怀疑他们存在购进草浆开废旧物资发票的嫌疑。经与企业财务人员交谈,陈茂红了解到该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而加入了草浆;由于供应草浆的都是小单位,无法取得专用发票,因此就该企业采取了开具废旧物资发票抵扣进项税的办法。接着,陈茂红又查看了这家企业的仓库,发现产成品实际库存与账面严重不实,经约谈证实是发出产品未入账。问题查实后,陈茂红就责令该企业补交增值税44.45万元、企业所得税23.13万元,并按规定加收滞纳金。这家企业法人听到这一结果后,当即跳起来说:“你们有没有搞错,我一年才生产几千吨纸,怎么补这么多税款”。对此,陈茂红不急不燥,讲政策,讲法律,还把证据材料一一列举出来,并且诚恳告诉他:“请你不要误解,经过评估你单位确实存在问题,你看这些事实证据都在,如果认为定性不准,你有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虽然拿出了证据,但这个企业法人仍不甘心补交税款。考虑再三,陈茂红决定采取软处理,先后三次到该企业与法人约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看到他沏茶时,反客为主给他到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陈茂红的言行终于感动了这位企业法人,最后他主动跑到分局补交了欠税,还向陈茂红道歉说:“对不起,给你工作添麻烦了,我以后不会在纳税上犯错误了。”
“作为母亲和女儿,在工作需要时,舍小家,顾大家,舍身忘我,才是真正的幸福和乐趣”
经人介绍,1998年8月份,陈茂红与台儿庄区技术监督局的陈永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2006年3月初,陈永到枣庄市技术监督局挂职,每周只能回家一次,照顾女儿陈忱的负担就落在了陈茂红一个人的肩上。在城区分局的税收管理中,陈茂红管理着190多户企业和800多户个体工商户,业务量很大,陈茂红经常的加班加点,有时要到夜里11点。当把孩子从学校接来后,孩子就跟着陈茂红在办公室,先是做作业,做完作业后就问陈茂红可不可以回家。当看到陈茂红摇摇头说不可以时,孩子就一个人玩耍,玩着玩着就在沙发上睡着了。加完班叫醒沉睡的女儿,看到懂事的孩子用小手揉着睡意朦胧的眼睛时,陈茂红的心里酸酸的。在孩子眼里,陈茂红的工作让她不理解。孩子每天早上醒来,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你什么时候才能不加班?要不我给你找份不加班的工作,好不好?”听到女儿天真无邪的话语,陈茂红心酸得掉泪。只有星期天丈夫回家的时候,女儿才能睡上一次安稳觉。因为忙工作,忘了到学校接孩子也是常有的事。有一天,陈茂红只顾与企业经理们约谈,竟然把接孩子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送走最后一个纳税人时才想起孩子还没有接。骑上自行车,陈茂红不顾一切地向学校冲去,大老远看到孩子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学校大门口时,陈茂红哭了。去年“五一”节前夕,学校里组织排练节目,陈茂红的女儿也参加了。有一天搞彩排,学校要求家长去帮助孩子换换衣服、化化妆。由于忙工作,陈茂红没能去陪伴女儿,孩子从学校回来后噘着小嘴说:“你不是个好妈妈,我同学的妈妈都能去,你为什么不能去呀?”望着孩子渴求、无奈的眼神,陈茂红无言以对。
陈茂红兄妹三人,老家在郯城,与台儿庄相隔百余里,每年回去看望父母也就是在中秋或是春节。2003年秋天,年已60岁的老父亲查出患有重病,陈茂红心急火燎地赶到,待安顿老父亲在临沂市里医院住下后,当天又急急忙忙返回,直至老父亲病世。每每想起病世的老父亲和如今一人在家的母亲,陈茂红常常泪流满面。
长期的微机操作和伏案工作,陈茂红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一扭转脖子疼痛难忍;不扭转脖子人就像木偶一样;疾病压迫的左臂也抬不起来。为了治病,陈茂红已到台儿庄区人民医院进行了挂号诊断,并托熟人联系了一个信得过的大夫,决定坚持治疗几个疗程,直到治愈为止。可就在这时,全省的税负调查分析工作部署下来了,陈茂红一下子处于“两难”境地。为保证税负调查分析的质量,陈茂红只好带着病痛开展工作,还要没中午、没晚上重复着枯燥的劳动,一丝不苟地进行数据采集录入工作,一直坚持到任务完成后才治疗。
“巾帼不坠青云志,平凡岗位竞风流”。在陈茂红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国税干部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和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面对鲜花和掌声,陈茂红平静而谦逊,她说,“我做得还远远不够,今后还须加倍努力,为国家聚财,为税徽增辉。”(谢美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