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域频道 > 台儿庄 > 台儿庄新闻
新闻搜索
 
老有所养 贫有所济 病有所医 残有所助
  来源:    日期: 2009-09-10     
发表评论】【打印本稿【收藏本页】

台儿庄区大力构建民生保障体系

 

    台儿庄新闻网:(记者 陈学超 张严新) “我这今天每天都要去工地看看,盼望早点住上楼房,一想到快要住楼房了,心里可高兴了。”在台儿庄区邳庄镇敬老院,87岁的刘红珍老太太一手端着茶缸,一手指着正在新建的宿舍楼,乐呵呵地向笔者说。据悉,今年七月底,区镇两级投资46万元对该院进行改扩建,新建800平方米的两层宿舍楼竣工后将解决全镇近200名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问题。这是该区实施民生工程
    近年来,台儿庄区把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完善了包括医疗、养老、就业、困难救助为内容的民生保障体系,涉及就业、社保、住房、医疗、治污、教育、文化等与城乡居民利益相关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救助体系建设,根据困难群众的困难程度“分类施保”,不断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调整,低保金额由月人均21元提高到25元。近年来共发放城乡低保金400余万元,全区共有1869户5230人受益。涧头集镇贺窑村村民孙茂胜,已到古稀之年,儿子、儿媳走失,守着患有精神病的老伴和10岁的小孙子相依为命,家中一贫如洗,三间低矮的瓦房无窗无门,生活举步为艰。区民政局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送去了生活用品,并为他们办理了低保,每月100元钱低保金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该区还先后投资500万元,对全区六个镇街敬老院进行改扩建,增加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五保供养方式由以集体供养为主转为以财政供养为主,平均标准每人每年最高达2000元,为五保老人安渡晚年提供了保障。
    对失业困难家庭,注重变“输血”为“造血”,积极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统筹抓好城乡就业工作。目前,全区新增城镇就业169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8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8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始终控制在3.5%的目标以内,全区就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858人。不断加大再就业优惠政策力度,截至目前,全区新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647份,为符合条件的66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创业小额贷款117.3万元。该区煤气公司下岗工人王新建,参加了失业人员创业培训后,在区劳动局的帮助下进行小额贷款一部分,自己筹资一部分,投资30余万元,开起了占地2600平方米的恒泰液化气站,年盈利10余万元,不光生意红红火火,还吸纳了10名下岗工作就业。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该区率先在全市实施城乡劳动力转移培训“五个一”(免费培训1人、合格1人、就业1人、致富1人、带动1方)技能扶贫工程,目前,共对1700名学员开展了维修电工、电焊工、机制工艺、食品加工等六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现有103人正在接受培训中,其他1597人全部被定向安置或按“订单”到区鲁棉公司、青岛海洋(世纪)集团等公司就业。该区水泥厂下岗工人王明玉,今年39岁,2004年下岗后在家务农2年,感到“现在这个社会没有技术不易干”。于是来到该区就业技能实训基地免费参加电焊技术培训5个月,结业后在造纸厂车间工作,月工资1300多元,一家三口衣食无忧。
    台儿庄区委、区政府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列入了为民十件实事之一,向全区人民着重承诺“全面推行新农合制度,有效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目前,全区有5.61万户、19.6万人参加新农合,行政村参合率为100%,农民参合率为88%,筹集市、区两级及个人基金470万元,统一纳入区财政基金专户、封闭运行。今年以来,受益农民31万人次,共为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360万元,超1万元报销9人,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初步缓解。不断对新农合报销比例进行调整,将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医药费报销比例由2006年的10%提高到25%,2000元封顶。住院病人分段报销比例均提高15%,全年累计报销最高金额由去年的6000元提高到现在的1.5万元,是原来的2.5倍。马兰屯镇廖巷村农民刘钦科,今年72岁,患有肺癌在王开医院住院进行放疗、化疗,住院费用共计30472.37元,经过对病历、处方和住院费用等进行审核后,按照最高标准给予报销1.5万元。
    围绕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抓好残疾人康复工作,今年上半年对全区100名精神病患者进行定期回访,复查出白内障患者457人,组织50多名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属参加果树管理培训班。上半年共接待就业咨询42次,求职登记23人,安置了20名残疾人就业。抢抓机遇筹资金,精心调研抓落实,全力推进残疾人安居工程。相对于健全人,残疾人的生活有他们的无奈和艰辛,居无定所的残疾人更是令人心酸。刚刚就任残联理事长时间不长,在摸底走访中我就发现我区有不少残疾人因为贫困而没有住所或者住所简陋不能遮蔽风雨。随后,我一直在琢磨着怎样改善残疾人居住条件,这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恰巧2005年国家、省、市福利彩票资金投入残疾人危房改造。我获知这一消息后,及时给分管领导汇报,在领导的支持下紧紧抓住这项工作的机遇,多方协调,奔走呼吁,积极争取专项资金,认真落实配套资金,投入残疾人危房改造。最后经过争取,国家、省、市分别从福彩公益金中为每户改房对象补贴2500元,还有一半左右的缺口。经过分析论证,我们决定对尚存的部分资金缺口决定采取财政补贴一点、社会力量捐助一点,靠政策倾斜在相关手续上减免一点和动员残疾人亲属帮助一点的办法筹集落实。
    资金有了眉目,到底怎样分配?由于危房改造是分两批进行,2005年是第一批,上级规定解决50户危房,不可能所有的残疾人危房户一次解决,这就要深入调查摸底,从最困难的户开始。于是,我亲自带领残联相关科室的同志走村串户去摸底,分析比较,确定人员。泥沟镇罗庄村有这么一家人,一家娘儿俩,儿子肢体残疾,母亲患有精神病,他们所居住的几十年的旧房子在一次大雨后倒塌,患有精神病的老母亲有攻击别人的倾向,腿脚不便的儿子又不能及时跟上母亲,为了不让老太太到处乱跑,儿子用木棒在院子中间围起了一圈木栅栏,把老太太关在里面,我去调研时正是入暑时节,骄阳似火、蝉声噪耳,老人热得汗流浃背,在栅栏里不断的哀号着。我当时看了以后心里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不禁潸然泪下,连忙掏出了100元钱,叫儿子找人去买遮阳网,暂时给老人遮起来挡太阳。然后叫人找来老人的女儿,出资让他们先给老人搭一个简陋的棚户,暂时栖身,等待政府帮助建房。
    泥沟镇某村有一户三代人五口共四个盲人,只有一个小孙子正常。平时糊口全部由爷爷和父亲要饭。那次,我去调研,发现老婆婆正在石臼(碓窝子)前舂着什么,旁边瞎眼的儿媳妇正在给往里送东西。走进一问,原来他们怕阴天下雨不能出去要饭,正在把老头平时讨来晒干后的剩饭放进去舂,以备填饱肚子。家中的三间草房到处是裂缝,每到夏季汛期房屋内就要用脸盆到处接水,冬天寒风吹过,屋内的人就瑟瑟发抖,还担心随时倒塌,这样的户哪里有能力住上新房?这样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每每想到这里,我就夜不能寐,脑海中闪现他们憔悴迷惘的脸庞和眼神。
    资金筹集到位后,还要考虑宅基地的事情。有的宅基地划分也是一个麻烦事,开工之初的涧头集镇金楼村就遇到这样一件事,残疾人危房户的邻居嫌地基挖得太深,“影响他们房屋的牢固性”,说什么也不让开工,并对前来做工作的村支书大打出手,一度影响了危户改造的进程。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我积极协调镇、村两级领导,苦口婆心给危房户以及他们的左邻右舍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终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才使得危房改造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在我的努力下,去年12月底,全区132户农村贫困残疾人从低矮潮湿、危险阴暗的茅草土坯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瓦房,近500名残疾人风雨无忧,居有定所,在鲁西南地区率先完成了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
    该区在财力分配上重点向民生倾斜,围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去年以来,全区共建设农田水利重点项目11个,修复水毁工程10处,新增节水渠道5.4公里,疏浚河道245公里,治理山区小流域面积1.5平方公里。今年上半年新打机井十九眼,建水源保护工程4处,开工建设自来水工程96个村,已有36个村通水。不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目前已建成市级文明生态村22个,新创建村8个。投资8000多万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4条,里程达300多公里,新建桥梁9座,全区新增通油路自然村200余个,受益人口近8万人。全区有10条公路建设项目纳入苏鲁边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全长92.2公里,总投资4.73亿元,三年内将全面竣工。还有170个自然村通上了自来水,受益群众13万人。

 
 

编辑:李楠

发表评论】   【打印本稿】   【收藏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 下一篇:
枣庄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枣庄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枣庄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枣庄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枣庄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枣庄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枣庄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枣庄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