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域频道 > 台儿庄 > 台儿庄新闻
新闻搜索
 
台儿庄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经济  
  来源:    日期: 2009-09-10     
发表评论】【打印本稿【收藏本页】


    台儿庄新闻网讯:(记者  陈学超  张严新)  笔者迎着和煦的冬阳走进邳庄镇政府驻地东北约300米处的邳庄新村,见到在一处堆满钢管和模型的开阔院落里,工人们正忙着油漆、打捆、装车。这是该村引进上海客商投资100多万元开办的一处建材铸造厂。陪同的镇经委副主任王世功介绍说:“目前这个厂年产量超过200吨,创利税300万元以上,吸纳就业工人20多个,产品销售到武汉、重庆、上海等地,供不应求。”
    近年来,台儿庄区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优势项目、特色经济和新兴产业,大力转移劳动力,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目前,全区198个行政村有经营项目的已经达到178个,各种集体和民营经济项目总数超过600个,年实现经济收入突破1.5亿元。

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膨胀传统产业规模


    站在车流滚滚的运河新大桥向东俯瞰,碧波荡漾的运河北岸,一艘艘初具模型的千吨驳轮排列整齐,不时能看到正在焊接的四溅火花,这就是运河街道西关社区的腾达造船厂。近年来,西关社区发挥紧靠运河的优势建起了航运公司,运用“滚雪球”的方式大力发展港航运输业,形成了港航、运输、造船和船舶管理服务体系,目前造船厂拥有26个船台,年产千吨级驳船50艘,创利税上百万元。
    台儿庄区在新农村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发展区域特色的传统民营经济,按照“积极引导、相对集中、龙头带动、形成群体”的思路,立足区位、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瞄准市场潜力,加快建设生产加工型产业基地,不断膨胀港航运输、建材加工、针纺工艺传统特色产业规模,取得了显著成效。马兰屯镇闫浅社区也是一个紧靠运河的村落,村民大都“靠水吃水”,从事港航运输,居委会因势利导、大力扶持,成立了航运协会,帮助船民寻找货源、组织装卸。目前,全村拥有拖队30多个,内装机船8个,总运力达到40万吨以上。村民郭建林10年前就有自己的船舶,现已经发展为一个10拖的船队,主要往上海、苏州、杭州等地运送当地盛产的水泥、煤炭等货物,年创利数十万元。涧头集村紧靠库山,石灰石、花纲岩资源丰富,他们在项目选择中注重发挥资源优势,不少村民建起了石料加工厂,粉碎的石子除供给本地的水泥生产厂家还源源不断运往江苏、安徽等地造桥筑路,带动了运输业的发展,目前该村拥有石料加工厂近20家,从业人员200多人。北关社区居委会注重发挥城区优势,先后投资250余万元建起了台儿庄区规模最大的北关文化路市场,年交易额达8000万元,有力地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他们还根据居民各自特长,帮助提供信息和场所,使善于经商的回族群众焕发了极大的创业热情,相继办起了清真饮食、屠宰、服装、皮件制作、钢材加工、港口运输等项目,形成少数民族个体私营经济“两街一片一条线”的分布格局。现在,居委会10万元以上的户已达300多个,100万元以上的户70多个,500万元以上的已有近10家。

 

利用优惠政策  大力引进新兴产业  

  
    “我们的电池销售到杭州、上海、天津不少电动车生产厂家,由于技术含量高、供货诚信度高,市场占有率正逐步攀升。”在泥沟镇堡子村,枣庄子辉电源有限公司王经理高兴地对笔者说。这个企业由浙江常兴客商投资800万元并提供技术,泥沟镇堡子村提供土地合资建成,主要进行新型电动自行车专用电池生产。投产一年来,吸纳村民100多人就业,形成月生产1万块的规模,年税收近百万元。台儿庄区在新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降低准入门槛,优化村办民营企业环境,让民营企业在审批上让路、在政治上平等、在资金上扶持、在经营上保护,该区还积极协调各镇街帮助进村投资者解决融资、人才、信息、技术、立项等方面的难题,确保留得住客商,留得住项目。   
   泥沟镇东大庄子村为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居民收入,他们成立了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开展小分队招商、亲情招商等活动,从邳州、临沂等地引进了大型板材加工企业3家,免费为投资企业提供两年的土地使用权,免费为投资企业修路、架线,明确专人帮助投资企业办理各种手续,积极协调信贷资金80多万元,促进投资企业发展。目前,该村的板材加工已经初具规模,所生产的胶合板通过各种渠道远销广州、昆山等地,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村还紧紧抓住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转移的良好机遇,在去年引进12家民营企业的基础上,今年又引进资金860万元,新建民营企业6家,同时还立足紧靠枣台路,交通便利的优势,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运输业和饮食服务业,目前已经发展运输专业户80多户,年创收160余万元;发展饮食服务业10多家,年创收20多万元。北关居委会在投资30万元修建好园区水泥道路的基础上,又盘活存量土地投资100万元建成了1400平方米的高标准厂房,依托厂房新引进了聚乙烯厂、热合板厂和纸品厂等企业,使民族工业园区的企业达到15家,安排300多人就业。      
    目前,该区通过招商引资共发展村居新兴民营企业70多家,解决近2000名劳动力就业,年创利税在1000万元以上。   

 

加大调整力度,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在泥沟镇前程村,笔者看到村民们正忙着修葺大棚和编织草苫,在准备种植食用菌。这个仅有230户人家的小村,建起了食用菌大棚2000多个,是远近闻明的蘑菇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蔡文东说:“食用菌生产是我们调整农业结构,强村富民的特色产业,我们村年产食用菌2000吨,产值达到200万元,人均增收2000多元。前程村分别被省市命名为‘平菇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第三批农村经济专业村’”。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台儿庄区在强村经济发展中结合“万户示范工程”,积极开发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实施科技兴农,不断发展壮大“三水农业”、桑蚕、瓜菜、食用菌、林果、畜牧等六大主导产业,形成了特色农业和品牌产品。
    邳庄镇涛沟桥村是“三水农业”示范村,他们在培育稻秧苗的同时播种藕种;在稻秧苗移栽大田后,藕继续生长,藕田养鱼,稻田养蟹,使稻、蟹、鱼共生,稻、藕为鱼类提供天然的栖息环境和饵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稻藕鱼立体生态农业,使土地使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单一粮食生产向粮、藕、鱼、菜多元结构转变,水、光、气、热资源利用的单区位向上、中、下多区位转变,实现了立体种养和生态循环相结合,取得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目前,该村无公害水田藕面积已发展到500亩,畜禽渔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00亩,发展无公害水稻种植面积1000亩。该村生产的“弘强”牌、“涛沟桥”牌、“台庄”牌大米,“台莲”牌水田藕,“水友”牌水产品分别被国家和省认定为无公害产品,畅销江苏、北京、上海等省市地区及海外韩国、日本等国际市场。该村还发展和培植起涛沟桥米厂、精米加工厂等几家以收购、加工、销售“三水农业”产品为主的农字号规模企业,吸纳当地农民就业100余人,带动发展农产品运销专业户20多户。    
    马兰屯镇李庄村坝子村立足延沿运优势,高标准开发聊2000夺个标准化藕池,从北京水产研究院引进了“仙玉莲”2号、3号等优质藕种。该开发方虽然遭受夏季的洪涝灾害,但是仍然生长良好,亩均产莲藕4000公斤以上,比常规种植增产45%,亩均效益近万元。张山子镇官牧村对村外“四荒”和“四边”林网等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改革林权,承包到户,从沾化引进冬枣优良品种形成了600亩冬枣示范基地,现在冬枣已经进入挂果期,今年该村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就达到1000多元。
 
 
 


 

 
 

编辑:李楠

发表评论】   【打印本稿】   【收藏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 下一篇:
枣庄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枣庄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枣庄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枣庄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枣庄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枣庄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枣庄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枣庄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