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打造特色廉洁文化:"廉花"香自文化来

2017-05-15 来源: 枣庄日报 作者: 王兆虎

  近年来,薛城区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家规家训家风、红色革命传统等文化元素,汲取廉政精华,创新传播方式,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开展特色廉洁文化建设活动,不断聚合反腐倡廉的正能量,探索出了一条本土特色浓郁的廉洁文化建设之路。

  “我把常庄来唱一唱,城中村改造好风光。最恨俺村的小组长,不该伸手把好处想……”初夏时节,记者来到珠江社区,刚一进楼,悠扬的柳琴剧唱腔从二楼党廉活动室飘了出来。

  记者了解到,薛城人爱听柳琴戏,因为柳琴也叫“拉魂腔”,它根植于鲁南大地,演唱时弹弦锣鼓声交相呼应,身段步法极具民间歌舞特点,从最初的《杀四门》到风靡一时的《小二黑结婚》、《姊妹易嫁》,再到现代的《孔繁森》等等,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上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据常庄镇党委书记曹保营介绍,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如火如荼,上打“老虎”、下拍“苍蝇”,整个社会对惩治腐败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依托柳琴戏谋划创作廉洁教育新曲目,展示腐败行为对当事者个人命运和家庭亲人的毁灭性打击,真正做到了令群众耳目一新。

  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廉洁文化建设,是廉政教育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薛城区创新廉洁文化教育模式,鼓励各镇街充分挖掘传统内涵,积极培育业余文化团队,组建各类庄户剧团16支,发展骨干成员340多人,走进社区,贴近群众,依托柳琴、大鼓、快板、高跷、人灯舞等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组织“泥腿子”文艺队伍自编自演廉政专场演出410多场次,对群众进行廉洁文化教育。

  “常吹家庭廉政风、常算家庭廉政账、当好家庭廉内助”这是薛城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陈平的家训。据了解,陈平、赵艳这对年轻夫妇均在法院系统工作。响应该院廉政文化建设,从结婚第一天起,俩人把这三句话定为家训,互相警醒,彼此勉励,严格执行,在院内传为一段佳话。该院因势利导,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纷纷效仿,系统212人争相亮出廉政家风家规家训,家家比廉洁蔚然成风,该院连续15年违法违纪“零出现”。

  无独有偶。在沙沟镇殷庄村,村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该村家家户户自清朝前期建村之日起,便将“廉耻事大、死生事小”列为祖训,现已被全村462户、709名村民奉为家风家规家训传承。在该村征地回迁安置工作中,从动员、拆迁到首批226户、513人顺利入住新房,无一例信访事件发生,树起了新农村改造的一面“廉洁旗帜”。

  据了解,近年来,薛城区广泛搜集廉洁相关的图画、事迹、人物雕塑、古建筑等资料,提炼一批富有廉洁文化元素的家规家训。同时,坚持整合资金、统筹建设原则,对孙家大院等古建筑、中陈郝古遗址等进行抢救性修缮恢复及保护,精心组织开展廉政教育,彰显了廉洁文化的鲜明特色。

  借助红色文化在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上下功夫,薛城区纪委制定了《红色文化廉洁教育工作方案》,结合厚重的红色资源和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收集整理革命先烈廉政勤政事迹,捕捉、提炼核心元素,编辑出版了《铁道游击队在薛城》、《鲁南铁道大队画传》;依托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建立廉政教育基地,运用图片、实物进行陈列布展,组织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通过祭扫瞻仰烈士陵墓、重温入党誓词、举行入党入团入队仪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诵读红色经典等方式,抒发缅怀先烈、感恩先烈、学习先烈的爱国情感,把廉洁教育融于红色教育之中,用红色廉洁文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用先辈勤廉事迹激励鞭策党员干部。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刘学俊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