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信箱

用户名

密码
 

  鲁南地区唯一原创新闻网站  新闻热线:0632-3177771  新闻线索  网上投稿
 
 
    枣庄大众网 > 活动专题 > 网上看河南 > 活动报道
新闻搜索
 
走进南阳 采风团将聚焦南阳悠久历史文化 
  来源: 大众网   日期: 2007-05-21     
发表评论】【打印本稿【收藏本页】

   

 

 

    大众网南阳讯(记者 张岩)4月21日下午,第六届“网上看河南”采风团南线一行30余人抵达南阳,对南阳风情文化和经济发展进行集中采风活动。晚上,南阳市委、市政府举行了第六届“网上看河南”南阳采风活动市情说明会暨欢迎宴会,南阳市委书记黄兴维、副市长朱广平、宣传部长姚进忠等和采风团成员欢聚一堂,共话宣传南阳大计。

    南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名人辈出,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文化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南阳区位独特,交通便利,农业条件优越,工业初具规模,城建发展迅速,商贸通信繁荣,基础设施优良,综合实力较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南阳的经济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投资环境日益优化,对外开放和文化交流领域不断拓展,已成为海内外有识之士投资开发、旅游观光的黄金宝地。2006年,南阳GDP超过1200亿元,人均达到11000元,经济发展进入全面提速阶段。据悉,目前,南阳已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与美国、德国、瑞典、以色列等10多个国家进行技术合作,并在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设立“窗口”,初步形成外经、外贸、外事“三位一体”的对外开放格局。


南阳简介

    南阳 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现辖1市、2区、10县,总人口1069万,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人口最多、面积最大。


    南召猿人


    南阳是一个文化大市,历史文化悠久,是全国6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处。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南阳境内的“南召猿人”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南阳是中原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战国时期,南阳已是闻名全国的冶铁中心。西汉时,南阳“商遍天下,富冠海内”,为全国的六大都会之一。东汉时,光武帝刘秀发迹于此,南阳因此有“南都”、“帝乡”之称。另外,南阳境内发现的大面积恐龙蛋化石群、“中国长城之父”楚长城遗址闻名遐迩;南阳府衙、内乡县衙是封建社会四级衙门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两级衙门,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具有唯一性;被称为“绣像的汉代史”——汉代画像石无论在收藏数量还是在研究成果上,南阳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历史长河中,南阳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举世闻名的“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出生于南阳;被称为“智圣”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曾躬耕于南阳;在现代,军事家彭雪枫、哲学家冯友兰、文学家姚雪垠、“五笔字型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发明家王永民、著名作家二月河等一大批杰出人物都从南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南阳是全省最大的北方水域,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气候特征,年均降雨量800-1000毫米。境内平原、丘陵、山区各占总面积三分之一。有林地面积1384万亩,占全省的34.1%;水域面积270万亩,水资源总量85.2亿立方米,水资源蕴藏量、亩均水量和人均水量均居河南省第一位。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也是淮河的源头,境内河流分属长江、淮河水系。全市拥有植物资源1500多种,森林野生动物50多种,优势中药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南阳是全省的农业大市之一,农业基础较好,素有“中州粮仓”之称。正常年景, 南阳粮食总产约占河南省11%、全国1%;棉花产量占河南省20%、全国3%;油料产量占河南省13%、全国3%;肉类产量占河南省10%、全国1%以上。有6个县市区是国家商品粮、棉基地,3个县区为国家优质棉基地。南阳黄牛居全国五大优良品系之首。


    中州粮仓


    南阳是全省的工业大市,工业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二,目前已初步形成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纺织、医药和轻工食品等支柱行业,拥有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13万多家,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900多家,大中型企业近百家,酒精、石油、胶片、中西药、纺织品、防爆电机、卷烟、水泥、汽车配件等工业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位置,“娃哈哈”、金星啤酒、APP、德力西等外地大企业纷纷落户我市。

   南阳是我国矿产品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已探明各类矿产品84种,其中天然碱、红柱石储量居亚洲第一,蓝晶石、金红石储量居全省首位,黄金、石油储量居全省第二。


    南阳是全省最大的生态旅游大市,其一是中原地区唯一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内乡宝天曼生态旅游区,其二是全省最丰富的生物物种基因库之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峡老界岭生态旅游区,其三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丹江水库生态旅游区,其四是以水帘洞、太白顶、桃花洞、千里淮河发源地淮源等自然风光为一体的桐柏淮源生态旅游区,其五是瀑布成群、石林荟萃的南召九龙沟生态旅游区。

    南阳基础建设日新月异,境内焦枝复线铁路纵贯南北,已经建成开通的宁西铁路横穿我市7个县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开工,许平南高速公路已经建成、南邓、南坪等几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南阳飞机场为全省三大民用机场之一。国家级两条通讯光缆干线在南阳交汇。

 

编辑:张岩

发表评论】   【打印本稿】   【收藏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 下一篇:
枣庄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枣庄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枣庄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枣庄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枣庄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枣庄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枣庄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枣庄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