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大众网记者 通讯员 田波 刘亮 枣庄报道
自2005年踏上三尺讲台,王晶老师已在英语教育的沃土上深耕二十载。她始终以“倾一腔热忱育桃李,付半生心血守杏坛”的热忱投身教育,将“严谨治学、温情育人”的理念融入每一堂课,用扎实的专业能力和细腻的教育智慧,成为学生心中“有温度的引路人”,更以斐然的教学成果诠释着新时代优秀教师的担当。
春风化雨,用温情点亮成长之路
“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用耐心静待花开。”这是王晶老师常说的话。在她眼中,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星辰,哪怕英语基础薄弱的孩子,也像被薄云暂遮的星星,藏着熠熠发光的可能,亟待用爱心与智慧,拂开阴霾、唤醒潜力。学生小宇是班里公认的“英语困难户”。单词像调皮的蝌蚪,在他脑海里游几下就溜走;语法似纠缠的丝线,怎么也理不清头绪。每次测验成绩出来,小宇都紧蹙眉头、垂头丧气,甚至嘟囔着“再也不学英语了”。王晶老师发现这孩子性格外向、模仿力极强——听到有趣的英文旋律,会不自觉跟着哼唱;看英语动画时,能惟妙惟肖模仿角色语气。于是,王老师为小宇量身定制“成长计划”:从英文歌曲入手,课后陪他逐句练发音,带着他感受韵律里的语音语调;编排简单情景剧,教他编对话、练表达。为了增强小宇的信心,她特意设置“课堂小主播”环节,鼓励他用英语分享日常趣事。当小宇第一次在课堂上,磕磕绊绊却完整地完成英文演讲时,全班瞬间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掌声里,有同学的惊喜,更有对王老师默默付出的肯定。如今的小宇,英语成绩早已稳居上游,还成了班级英语角的“活跃分子”,常常主动分享英语学习心得。王晶老师常说:“所谓‘差生’,不过是暂时迷路的孩子,只要找到对的方向,他们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王老师就像温柔的引路人,手执爱与耐心的灯,为英语学习路上迷茫的孩子,照亮前行的方向。
深耕课堂,以匠心打磨教学精品
“教育之路无捷径,深耕细作见真章”,王晶始终以近乎苛刻的标准要求自己。备课时,她逐字逐句研读教材文本,挖掘知识点背后的育人价值。她总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因此坚持通过课堂小测后的个性化面批、课间十分钟的随机交流,精准绘制每个孩子的“学习画像”,内向学生隐藏的困惑都能被她及时捕捉。她深入研究学情,精准把握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难点,再将新课标理念拆解融入预习引导、课堂互动、课后拓展等环节。新课标倡导的“实践育人”理念,被她转化为预习单上的生活观察题、课堂情景剧里的语言应用、课后英语角的真实实践,让抽象理念扎根课堂土壤。
这份对教学的执着,让她收获了累累硕果。市优质课一等奖、市“一师一优课”一等奖等荣誉接踵而至,区优秀教师称号是对她日常点滴付出的最佳见证;她撰写的《“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效率》等论文,将分层教学、情境创设等实践经验凝练成可推广的范本。
初心如磐,用坚守诠释教育真谛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王晶老师常说,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连接世界的桥梁。二十年来,她见证了一届又一届学生从“ABC”到流利对话的蜕变,也陪伴他们度过青春期的迷茫与困惑。为了让学生感受原汁原味的英语语境,她购买英语绘本,对不同学生实行分级阅读。学生们总说:“王老师的课堂像春天的阳光,温暖又有力量。”
从初入教坛的青涩到如今的从容笃定,王晶老师在奚仲中学的讲台上,用爱心浇灌幼苗,用匠心雕琢课堂,用初心守望教育。她的故事,是无数平凡教师不平凡的缩影——在方寸讲台间,以热爱为笔,以岁月为墨,书写着“立德树人”的生动答卷。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李雪
近日,在枣庄市台儿庄区惠民桥下的夜色中,一场与死神的赛跑正在上演,一名少年不慎落入水中。危急时刻,路过的退役军人提俊德毫不犹豫纵身跃入,用军人的果敢与担当,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