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现场 朱晓颖 摄 一条万吨货轮横空段成两截,两段均长达数十米的“残肢”悬空吊浮在长江江面上,工作船正清理泥沙,为船减重。货轮旧物锈蚀累累,看不出原貌。货舱石子还零星散落在船体铁板上。历时一年,长江沉没万吨货轮“鑫川8号”5月7日终于在长江南京段打捞出水。 去年5月12日,由安徽铜陵驶往福建的万吨货轮“鑫川8号”撞上南京长江大桥桥墩,船体开裂进水,倾斜沉入江中。船上18名船员全部获救。“这是南京十几年来较大的沉船事故”,南京海事局副局长姚文革说。 近一年后,在“鑫川8号”打捞现场,打捞工作已接近尾声。 站在巨臂吊起船体“断肢”的浮吊船上,姚文革解释道,水下条件复杂,一年中长江历经洪水期、枯水期变化,长江携带大量泥沙附着在船员舱室、货仓舱室,泥沙堆积量超过4000余吨。水文条件变化、清淤、潜水员下水排摸、打捞方案调整都甚是费时。 江苏蛟龙集团南京分公司总经理、现场总指挥韩才香表示,打捞难度超出他们事前预计。由于泥沙致船过重,上海打捞局用了半个月给船体打洞穿缆,未果,打捞公司最终用“土办法”——先吊船出水再套绳解决难题。 由于南京几座跨江大桥“身高”所限,2000吨以上打捞船无法抵达南京,加之沉船船体开裂,最终,这条沉没的货轮被切割成两段,分段出水。 姚文革表示,长江中仍有几类沉船无法打捞、沉睡江底:失联找不到的、受打捞条件所限的、打捞经费远超过船身成本的。“时至今日,长江南京段也有历史遗留的、尚未打捞出的沉船。”(中新网 戴凌 朱晓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