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赶集的日子,老人早早起床,老伴送他离开。
手推平板车,每日步行至少10公里,不是赶集,就是干农活。一提起老人,乡亲们的印象是:嗓门大、身体棒、心地善良。
老人名叫赵业湖,今年87岁,家住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界河镇。12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艰苦拉扯兄妹四人长大。成长在艰辛动荡的战争年代,所以老人容易满足,更觉得如今的生活很幸福。老人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女们平日都很孝顺,前些年流行脚蹬三轮车的时候,儿女们想给他买辆骑,他固执地拒绝:“我才不要,骑不好容易翻车。”老人钟爱平板车,把它当成了伙伴。
4月30日是界河集,这里的集市时间五天一个循环,没要紧的农活去忙,加上当日的集市路途不太遥远,老人就会推着平板车,拉着货物去赶集。集市距离老人家大约5公里,为了早点能赶到,老人早早地起床,6点左右,老伴站在门口,目送他离开。前些年,5公里的路途基本不需要休息,现在年纪大了路途需要休息10次,但每次都只休息一分钟左右。
7点10分左右,到了经常摆摊的地点,大多数商贩还没到,老人把自己要卖的东西拿下车,剩下的只是静静等待。老人卖东西从不缺斤少两,质量还有保证,虽然没上过一天学,但算数很快、很准。偶尔过来几个不在一个村子上的老友,找他聊天。在习惯性挪了三个摊位,卖了九十元的货物,其实也就赚十几元钱,老人开心地说:“不管卖出多少,出来走走,活动活动,就不孬了。”
今天,老人得提前回家,因为还有点农活要去做。说是下午1点回去,记者一看老人也没有手机,没有手表,便说:“你怎么知道几点的?”老人回答
道:“憨了吧,问旁边的人啊,他们都有手机。”心里想着回家要去干农活,老人的步伐很快,口渴时路过村子,会问村民借几口水喝。其实,儿女们早就买了便携式保温水壶给他,但他不用,说:“不舍得拿,年龄大了,有时候会忘事,怕丢了。”下午3点左右,老伴依旧像往常那样,在门口等他。老伴早早给他洗了几颗西红柿,包好了饺子,等他回来后,一起卸了车上没卖完的货物,立马下上饺子,饺子熟之前老人洗把脸,拿了几颗西红柿啃起来。水饺上桌了,老人笑着对老伴说:“今天的水饺有点咸,像咸菜。”
这次同样是从集市早早回来,老人要去修修地头小水渠,平时灌溉农田,水的冲刷会使泥土冲出一个坑,老人活了一点水泥,去把水渠整修“硬化”一番,路边的行人看到都会投来好奇的眼光。修整完水渠,老人锄田里的草,田边的还可以用锄头锄掉,里面的由于庄稼太茂密,只能把整个身子探进去用手拔。
这是87岁耄耋老人平淡而又朴实的一天。时间的车轮在前行,老人的平板车的也在前行,只是老人的车轮纹路渐渐被磨平。(廖键/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