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消息,南丝绸之路重要节点 四川首次大规模发现半地穴式房址。象征权力的青铜权杖、古代针灸的砭针、流行于黄河流域的半地穴式房址……从2016年8月以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及市县文物管理所组成多支考古队伍,对凉山州境内22处文物点相继开展科学的考古发掘工作。截至目前,正式结束、验收22处文物点田野发掘工作,发掘面积约20000余平方米,取得阶段性重大收获。本次发掘是安宁河流域最大规模的一次考古发掘。这些遗存年代绝大部分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秦汉之际,也有少量南诏时期和清代晚期遗存。为深入、细化安宁河流域及其周邻地区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文化交流等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材料,其价值、意义十分重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了解,此次考古工作主要是配合成昆铁路扩能工程,成昆铁路峨米段扩能工程起自峨眉站,在攀枝花市米易县东站附近与成昆铁路米攀段扩能工程贯通,线路全长383千米,前期调查发现文物点48处。通过大规模系统、科学的考古发掘,考古过程中共清理近2000座房址、墓葬、灰坑、灰沟、窑址,另有近8000个柱洞。其中墓葬近650座(新庄遗址440座、羊耳坡遗址177座、李家湾遗址21座),新庄和羊耳坡墓地规模、分布面积在四川地区极为罕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清理房址322座(新庄遗址160座、羊耳坡遗址63座、安宁场遗址47座、大泥坝遗址27座),是首次在四川地区大规模发现、辨识出半地穴式房址,这些遗址的聚落布局、结构较为清楚。负责此次考古的陈苇介绍,这些流行于北方的建筑,在南方发现并不太多,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推断,这些建筑可能是季节性使用,“冬季风大,这些半地穴式房屋更适应居住”。陆续发掘过程中,共出土6000余件(组)陶器、石器、金属器标本。陶器有侈口罐、带耳罐、带流罐、带流壶、圈足杯、筒形杯、觚形器、簋、尊釜形鼎、盆、钵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