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信箱

用户名

密码
 

  中国联通 新闻热线:0632-3177771  新闻线索  网上投稿  法援在线
 
 
    枣庄大众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新闻搜索:
 
新闻分析:加拿大人在阿富汗驻军问题上分歧加剧
  来源: 新华网   日期:  2006-05-19 18:43:20     
发表评论】【打印本稿】【收藏本页】

    新华网渥太华5月18日电 新闻分析:加拿大人在阿富汗驻军问题上分歧加剧

    新华社记者赵青

    加拿大众议院17日经过6个多小时的激烈辩论,最终以4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哈珀政府提出的动议,将加在阿富汗驻军期限延长至2009年。这项动议虽涉险过关,但因之而起的高调争论表明,近来加国内在是否应向阿派兵的问题上分歧加剧。

    本月初,加拿大战略咨询公司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4%的受调查加拿大人反对政府向阿富汗派兵,比3月中旬的类似调查结果上升了13个百分点。在17日的投票中,反对党新民主党和魁北克集团的议员全部投了反对票,大部分自由党议员也投了反对票。哈珀的动议是靠20多名自由党议员的支持才得以通过的。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反对声音之所以增加,加驻阿部队伤亡人数不断升高是最直接原因。2002年至今,已有16名加士兵和一名加外交官在阿富汗遇袭身亡,血的代价深深刺痛了加民众的神经。17日投票当天又传来一名上尉女兵在阿富汗阵亡的消息,这对议员们的选择无疑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对加士兵在阿富汗执行的使命性质提出了质疑,甚至批评加军已经背离其2001年作为多国部队成员进驻阿富汗维和的初衷,转而同美国人一道卷入了同塔利班武装人员的战争。

    加著名智库组织宝来瑞研究所17日公布的一项报告说,在阿驻军占据了加拿大大部分维和军力,导致加不得不放弃自己长期引以为豪的传统联合国维和任务。曾名列世界十大维和国家的加拿大已下降到第50位。

    报告指出,自2001年以来,加在阿军事开支已超过41亿加元(1美元约合1.1加元),占加全部国际维和使命费用(61亿加元)的68%。而加用于联合国主导的维和使命的开支仅为2.14亿加元。而且,相对于加驻阿2200名官兵的“大手笔”,加仅派了59名士兵参与联合国维和使命。

    更令加拿大人产生疑虑的是,5年多来,阿富汗安全局势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有更加恶化的趋势。加拿大一反战组织领导人佩吉·梅森在18日议会投票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美军在阿富汗打了4年仗后,发现自己处于更频繁遭袭的境地。她呼吁加拿大不应继续盲目追随美国,而应促使国际社会改变对阿战略,吸纳更多的阿武装派别参与到政治进程中来。

    面对越来越大的反对声音,哈珀政府却表现出要继续阿富汗驻军使命的坚定决心。哈珀出任总理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就是阿富汗,外长麦凯前不久也对阿进行了突然访问。哈珀17日曾在议会表示,即使动议遭否决,他也会将在阿驻军期限至少延长一年,并不惜因这一问题而重新举行大选。

    分析人士指出,哈珀态度如此坚决有两个考虑。第一,驻军阿富汗是继9·11事件之后的重要反恐行动,在阿富汗驻军符合加安全利益。哈珀说,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残余不仅是美国的敌人,而且是包括加拿大在内的所有“自由和民主”国家的敌人。反恐任务不完成,加拿大就会永远处于恐怖威胁之下。

    第二,继续保持加美关系的升温势头。哈珀政府年初上台以来将改善与美国关系列为最重要的外交目标。目前,美国深陷伊拉克,北约其他盟国在阿富汗表现又不是很积极,这自然是身为美国亲密盟友的加拿大表现的好机会。据报道,加拿大可能会在2008年全面领导驻阿的北约多国部队。

    在加议会通过延长驻阿军队期限的动议后,新民主党、魁北克集团等党派和众多非政府组织都表示失望。可预见的是,加拿大政府在阿富汗驻军问题上不会一帆风顺,加国内的争论还会继续下去。(完)

 

编辑:徐晓寒

发表评论】   【打印本稿】   【收藏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吴邦国在罗议会演讲:深化传统友好 促进共同发展
>> 下一篇: 安南认为: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导致地区关系紧张
枣庄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枣庄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枣庄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枣庄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枣庄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枣庄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枣庄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枣庄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大众网枣庄站 zaozhuang.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Copyright (C) 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 zzdz@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