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信箱

用户名

密码
 

  中国联通 新闻热线:0632-3177771  新闻线索  网上投稿  法援在线
 
 
    枣庄大众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新闻搜索:
 
美刊:布什总统,“反恐电话网”中的第一只鱼
  来源: 中新网    日期:  2006-05-19 19:17:12     
发表评论】【打印本稿】【收藏本页】

    屋露又遭连阴雨。布什总统正在为每况愈下的低支持率苦恼不堪之际,《今日美国报》(USA Today)5月11日又给政府重磅一击,曝出了“电话门”风波。据披露,自从9.11事件之后,布什政府通过国家情报局(NSA)偷偷藏起了数百万美国家庭和商业机构的电话号码,并为此建立起庞大的数据库,试图从中搜索出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恐怖分子的线索。

    自从去年12月《纽约时报》揭露了布什政府的监听事件之后,白宫自辩说,这个恐怖分子监听项目只包含那些与基地组织相关人士的国际信息交流活动。《华盛顿邮报》2006年2月报道,大约5000个美国人被纳入这个监听项目,而他们都是可疑人物。然而,如今的“电话门”报道等于在说,受到美国政府监听的人数远远大于白宫已经承认的。

    “美国总统和司法部长都向美国人撒了谎,在解释NSA项目的调查范围和本质时说了假话。”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执行主任安东尼·罗莫罗(Anthony D. Romero)说,“很明显,他们并没有将调查重点放在国际电话上,也没有将圈子缩小到恐怖分子身上……(他们为了追踪恐怖活动而搜罗全美人民的电话)简直就是在大海捞针。”

  “电话门”灼伤中情局新局长海登

    利用手中搜集的电话详细记录,美国的情报机构,尤其是如今总揽全美情报事务的NSA,就能任意追踪美国公民在何时给何人打了电话,虽然NSA并没有记录下电话中的对话内容。美国的情报分析员也可以通过这些电话记录,试图解开恐怖分子的秘密社会网,从杂乱无序的联络中找寻其恐怖活动计划的蛛丝马迹。

    “窃听门”未了,“电话门”又生,新一轮的反布什声浪在国会山呈燎原之势。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阿伦·斯柏特(Arlen Specter)誓言要把这些和布什政府合作的电话公司“拖到”司法委员会面前,供出白宫拒绝回答的细节。众议院50多名议员则联名写信,要求对此事进行司法调查。

    重重压力之下,布什试图澄清此事,强调其“授权的情报行为是合法的”,同时否认美国政府在勘查、追捕几百万无辜的美国人的私生活。“我们的努力集中在打击基地组织和他们的同谋。”布什总统于事发当日,立刻召开记者会辩解说。同时,他的国家安全顾问斯蒂芬·哈德利(Stephen Hadley)面对美国媒体时也表示,关于电话号码的报道并没有说,“布什政府在收听这些电话的通话内容”。

    然而,无论是布什,还是他的手下,都没有质疑“电话门”报道的真实性。事实是,9.11事件发生不久,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韦里孙通讯公司(Verizon Communications Inc)和贝尔南方公司(BellSouth Corp)三家电信公司,就开始向NSA提供了其客户的通话计划。总计这些公司共向布什政府提供了2亿2千4百万个固定电话和手机客户的信息,占美国通讯市场五分之四,无线通讯市场一半以上的比例。据华盛顿调研机构电信地理(TeleGeography)提供的数据,这三大电讯公司单在2005年就接通了5千亿个电话,自从2001年以来共接通2万亿通电话。

    如此大规模的数据落入白宫手里,让美国公众感到阵阵寒意。反恐反到了自己门口,仿佛人人都成了“犯罪嫌疑人”。5月15日公布的《今日美国》/盖勒普(USA Today/Gallup)的联合民调显示,51%的美国人不同意情报部门拥有普通美国公民的电话记录数据库。三分之二的人说,他们担心这个项目可能在暗示,政府还有其它的、未公开的在民众中搜集信息的举动。

    “电话门”的曝光还直接影响了布什刚刚提名的CIA新任局长,空军少将迈克尔·V·海登(Michael V.Hayden)的官运。作为现任NSA的副局长,他在“电话门”中扮演的角色让国会感到十分好奇。海登将在5月17日在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作证。可以说,他的政治前途已经锁定在“窃听”事件的发展上,端看他要在听证会上如何为自己辩护了。

    民众的包容大于法律

    “法律并没有规定,谁要为这些撒网似的调查负责。”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教授,美国司法部前律师奥林·克尔(Orin S. Kerr)说,“这种事一旦发生,谁该为破坏行为负责?是政府,还是电话公司?现在还不清楚。”

    布什政府的律师认为,电信公司有权将整个客户记录的数据库转交给相关部门,因为顾客在这些公司开设帐户的时候已经认同了这一点,即授权电信公司为保护公共安全或国家安全,或在合法政府的要求下,透露这些信息。

    被卷入“电话门”的三大电信公司也辩称,他们有责任保护客户的隐私权。只有在严格的法律规定或授权下,他们才会将这些信息提供给美国政府。

    然而,按很多司法专家的分析,将此事放到1978年国会通过的《外国情报监听法》(For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ct)框架下审视,布什政府的这种电话监听项目是非法的。其实,海登自己也曾表示,要将这个项目带到美国联邦法的程序下,这似乎已在暗示,专家们的评论并没有错。

    退一步讲,电话监听项目的设立是为了反恐,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别的用途。华盛顿的国防安全专家们说,电话号码在追踪一个盗取信用卡的毛贼时是有用的。但是恐怖分子的手段要高超很多。如果用窃听电话号码的方式来防治他们袭击美国的行为,99%的可能性是无效,这无疑是在浪费时间、资源和纳税人的金钱。

    即使在法律范畴内“电话门”未必讲得通,值得留意的是,到目前为止,美国民众还是给予了政府在反恐方面的最大信赖。《今日美国》/盖勒普的民调发现,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电话监听项目违反了公民自由,但是可以接受,因为“调查恐怖主义更加重要”。 (李焰)

 

编辑:徐晓寒

发表评论】   【打印本稿】   【收藏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联合国出台报告指出:美国必须彻底根除虐囚行为
>> 下一篇: 美拒给德黑兰安全担保 伊朗警告日本勿追随美国
枣庄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枣庄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枣庄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枣庄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枣庄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枣庄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枣庄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枣庄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大众网枣庄站 zaozhuang.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Copyright (C) 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 zzdz@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