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信箱

用户名

密码
 

  中国联通 新闻热线:1317337110  新闻线索  网上投稿  法援在线
 
 
    枣庄大众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新闻搜索:
 
欧盟-美国峰会 欧美勾画外交战略新“路线图”
  来源:    日期:  2006-06-22 18:57:53     
发表评论】【打印本稿】【收藏本页】
  新华网维也纳6月22日电 欧美勾画外交战略互动新“路线图”

    新华社记者 吴黎明 宋国城 潘革平

    一年一度的欧盟-美国峰会21日在维也纳古老的霍夫堡宫结束。此次峰会力图进一步推动欧美近来“热乎”起来的外交战略互动,并绘制下一步行动的“路线图”。然而,峰会会场外的抗议示威却显示,促进跨大西洋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民意基础并不牢固,这一关系的深化面对着不少问题。

    新“路线图”要点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总统布什力图以此次峰会为契机,和欧盟领导人联手勾勒出一幅加强外交战略互动的新“路线图”。

    在全球联手推行所谓的“民主与自由”是这个“路线图”中的重点。在此次峰会上,布什继续打“民主”牌。欧盟轮值主席国奥地利总理许塞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则积极响应。峰会发表的联合声明把“在全球推广和平、人权和民主”列为双边合作的重点,表明欧美正在联手打这张牌。

    与“民主”这张老牌相比,欧美加强在能源安全方面的战略合作是这个新“路线图”中的新招。巴罗佐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欧美在这方面的合作包括保障全球能源供应、消费以及过境安全,追求建立全球开放、透明的能源市场。巴罗佐还一再声称,此举不针对任何国家。

    此次峰会还批准了《在第三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联合行动战略》文件,显示欧美将在全球范围内合作打击假冒侵权。此外,峰会也将争取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达成协议列入“路线图”中,但欧美双方并未就农业补贴这个焦点问题取得共识。因此,双方在此问题上只是“虚晃一招”。

  跨大西洋关系两阶段

    分析人士认为,新世纪以来,欧美关系以布什连任为分水岭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布什第一任期内,美国的“单边主义”做法使跨大西洋关系蒙上阴影。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在欧盟对外政策中有重要影响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德国总理施罗德和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对布什政府的这一做法很不满意。以伊拉克战争为标志,欧美关系一度降至二战以来的最低点。

    布什连任后,美国开始重视扭转跨大西洋关系的不利局面。与此同时,普罗迪离开欧盟委员会,施罗德卸任。在这一阶段,德国总理默克尔逐渐迈向欧盟外交舞台的中心,她与英国首相布莱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欧盟对外关系方面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欧美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的外交战略互动日趋活跃。在伊朗核问题上,这一特点表现得较为突出。

    民意基础不牢固

    虽然跨大西洋外交战略互动进一步活跃,但许多欧洲民众对布什政府的政策感到不满。因此,促进欧美关系进一步深入的民意基础并不牢固。

    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阴影在欧洲远没有消除,美国的形象并不美妙。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发表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这5个欧盟国家中,高达36%的人认为布什政府是全球稳定的“最大威胁”。

    今年以来,关塔那摩美军监狱侵犯人权、中情局间谍飞机过境欧洲等问题在欧洲引起广泛关注。布什访欧前夕,欧洲议会通过决议,要求欧盟领导人在此次峰会上向布什施压。

    美国要求欧洲航空公司必须提供赴美旅客个人信息,也在欧洲引起很大不满甚至愤怒,欧洲议会将欧美达成的有关决议上交欧洲最高法院裁决。今年5月,欧洲最高法院宣布废止这个协议。

    正因为不满于布什政府的种种做法,40多个民间组织在峰会前呼吁民众举行反对布什政府政策的游行示威。峰会举行当天,维也纳爆发了两场大规模示威游行。虽然维也纳峰会对欧美近期外交战略互动进行规划,但此次峰会留在历史记忆中的还有霍夫堡宫外汹涌的示威人潮和反战声浪。(完)

 

编辑:徐晓寒

发表评论】   【打印本稿】   【收藏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美"隐形将军"走到台前:萨达姆 扎卡维栽在他手里
>> 下一篇: 乌克兰橙色联盟职位名单曝光 季莫申科大获全胜
枣庄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枣庄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枣庄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枣庄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枣庄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枣庄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枣庄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枣庄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大众网枣庄站 zaozhuang.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E-mail : zzdz@dzwww.com  TEL:0632-3177771
Copyright (C) 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