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信箱

用户名

密码
 

  中国联通 新闻热线:1317337110  新闻线索  网上投稿  法援在线
 
 
    枣庄大众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新闻搜索:
 
巴以人质危机"火上浇油" 巴称又绑架一以士兵
  来源:    日期:  2006-07-03 07:17:39     
发表评论】【打印本稿】【收藏本页】
  巴以人质危机7月1日出现进一步加深的迹象。自称在6月25日绑架了以色列士兵吉拉德·沙利特的巴勒斯坦武装组织1日发表新的声明,要求以方释放1000名被监禁在以色列监狱的囚徒。另一个武装团体则宣布又抓获一名以军士兵。

两个回合针锋相对

    巴:要求以释放1000名囚犯  以:奥尔默特拒绝“做交易”

    据称绑架以军士兵的三个巴勒斯坦武装组织———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下属军事派别卡萨姆旅、“人民抵抗委员会”、“伊斯兰军”1日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以方释放囚徒。

    在此前的一份类似声明中,巴武装组织要求释放约500名关押在以色列监狱的巴勒斯坦妇女和儿童。新的声明进一步要求释放非巴勒斯坦人的其他阿拉伯囚徒。

    声明还谴责以色列无视正在进行中的外交斡旋,继续在加沙发起军事攻势。

    “尽管各方调解人正在积极努力,试图尽快解决这起人道主义事件,但敌人和他们的政治领导人仍旧受他们的军队及安全部门指挥官影响,那些人的字典中只有入侵、破坏和杀戮,”声明说。

    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马克·雷格夫1日回应说,以色列政府不接受巴武装提出的释放1000名被关押囚犯以及停止在加沙军事行动的要求。

    “奥尔默特总理重申,不会有任何交易,要么沙利特得到释放,要么我们采取行动令他获释,”雷格夫说。

  巴:声称绑架又一名以士兵  以:国防军里根本没这号人

    6月30日晚,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下属的一支武装派别“阿克萨烈士旅”宣布,他们绑架又一名以色列士兵,如果以方不停止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军事行动,他们将杀死这名士兵。

    法新社援引“阿克萨烈士旅”的一份声明说,他们要求以色列方面“停止进攻”、“撤除封锁”,并从“西岸和加沙的被占土地撤出军队”。

    “阿克萨烈士旅”说,这名士兵名为霍夫曼·萨缪尔,现年24岁,在西岸地区被抓走。但一名以军发言人称,以色列国防军中没有叫这个姓名的现役士兵。

    随后以色列警方称,经过调查证实,这名叫萨缪尔的以色列人并不是士兵,而且此人正在国外度假。以军方电台还报道说,萨缪尔已经给家人打过电话证实自己处境平安。

两种战场互不相让

    流血战 以色列继续军事打击

    6月30日晚和7月1日期间,以色列国防军继续对加沙地带实施军事打击。不过,以军对加沙地带北部的地面行动仍然处于暂停状态,分析人士猜测,以色列此举是希望给埃及的斡旋努力留出时间。

    以色列军方表示,他们空袭的主要目标是“恐怖分子训练设施”(即哈马斯武装组织的训练营),以及拉法赫附近地区。巴勒斯坦官员告诉记者,这几次袭击共造成三人死亡,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在拉法赫的地区领导人也被炸成重伤。

    作为还击,卡萨姆旅30日从加沙地带向以色列境内发射了火箭弹,但是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30日早些时候,以色列国防军还空袭了巴勒斯坦内政部长赛义德·赛亚姆的办公室,造成一名巴勒斯坦士兵死亡。

    此外,以色列国防军30日还在约旦河西岸城市纳布卢斯同隶属于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的武装组织“阿克萨烈士旅”发生交火,其中两名武装分子被当场击毙。

    《国土报》报道称,以色列士兵当天正在纳布卢斯的一处坟地附近进行搜查,寻找四名被通缉的巴武装分子,结果遭到了袭击。以色列士兵随即还击,当场打死两名武装分子。

    口水仗 双方代表斗法联合国

    以军在加沙的轮番空袭破坏了电力、水力、道路等众多基础设施,许多加沙居民的生活出现危机,联合国警告说,这一地区正处于人道主义危机边缘。

    应阿拉伯国家要求,联合国安理会6月30日举行紧急会议讨论巴以局势。

    在会上,巴勒斯坦在联合国的观察员里亚德·曼苏尔与以色列驻联合国副代表丹尼埃尔·卡蒙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

    曼苏尔说,以军动用战机、坦克、军舰向加沙发起攻击,是对“巴勒斯坦平民的集体惩罚和恐怖行为”。

    卡蒙反驳说,以军的行动“仅限于加沙南部很小一部分区域”,“唯一的目的是防止吉拉德·沙利特被偷偷运出加沙地带”。

    曼苏尔则进一步揭露说,早在沙利特绑架事件发生前,以色列就在计划一场“大的入侵”,旨在阻止哈马斯与法塔赫就内部争端达成协议。他说,以色列的最终目标就是造成巴勒斯坦当局的完全崩溃,这样以色列就可以借口没有“和平谈判的对象”,单方面采取各种行动。(冯武勇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来源:新闻晨报

 

编辑:徐晓寒

发表评论】   【打印本稿】   【收藏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制造“剧场效果” 小泉外交“赢利”与“债务”
>> 下一篇: 以副总理佩雷斯称以将起诉被抓获巴勒斯坦官员
枣庄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枣庄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枣庄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枣庄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枣庄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枣庄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枣庄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枣庄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大众网枣庄站 zaozhuang.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E-mail : zzdz@dzwww.com  TEL:0632-3177771
Copyright (C) 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