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信箱

用户名

密码
 

  枣庄地区唯一原创新闻网站  新闻热线:0632-3177771  新闻线索  网上投稿
 
 
    枣庄大众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新闻搜索:
 
中国藏家在日本联合收购中国流失文物(组图)
  来源:    日期:  2006-05-05 10:15:05     
发表评论】【打印本稿】【收藏本页】
 
中国藏家在日本联合收购中国流失文物(组图)

淘宝团成员在成田机场合影

中国藏家在日本联合收购中国流失文物(组图)

上海藏家朱勇年


中国藏家在日本联合收购中国流失文物(组图)

藏家端详文物


  为寻找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牵头举办的“国宝工程• 海外淘宝行动”昨日正式在日本展开。包括晨报记者在内的中国“淘宝兵团”一行20人于5月3日抵达东京后,昨日上午正式进军日本全国文博会展开淘宝行动。

 晨报记者获悉,这次购宝行动是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基金会继成功回购圆明园铜兽首后又一重大行动,也是中国藏家首次在海外开展的首次联合收购中国流失文物行动。
 
  晨报特派记者 郭翔鹤 日本东京摄影报道

  淘宝首日,不一样的感觉

  私人藏家:胜似闲庭信步

  来自上海润轩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朱勇年业余对文物十分感兴趣,近日正在准备自己办一本专供收藏家阅读的杂志。“我此次前来日本,主要想了解文物市场的情况,以前新加坡、香港都去过,但是由于自己不懂日语,没有来过日本。这次机会很好,有专家随行,又有翻译帮忙,可以好好的了解一下日本的文物市场,至于买不买东西,还要看看具体情况。”

  来自北京中奥广告艺术中心的赵勇钢同样有自藏文物的爱好:“我收藏的是木器,对家具、木雕什么的都很感兴趣。虽然自己是业余搞搞,但还是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这次来是随便看看。”尽管这么说,但一来到东京第112届日本全国古玩博览会现场,他还是被琳琅满目的展品吸引住了,对木椅、檀木盒等展品爱不释手,与现场的摊主砍起了价钱。

  来自浙江的王旭平认为,尽管此次文博会参展物品达10多万件,但“好东西不多”,因此决定“随便买几件送人”。尽管如此,他还是觉得此次会展的展品远比国内价格低廉,他用折合人民币一千元左右的价格买到一个清代木匠铜墨斗,“此物回到国内市场,起码要花5000元的价格才能到手。”

  展会当地时间上午12点左右结束,此时私人藏家们手提大包小包,神情满意地回到了“淘宝兵团”的大巴上。

  投资买家:我们要的价位远比这高

  全国古玩博览会负责人向晨报记者证实,日本全国古玩博览会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去北京的潘家园古玩市场考察后,我们决定在日本建立一个和它差不多规模的文物市场。在这种理念下,博览会举行的频繁程度已经大大增加。目前日本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喜欢文物,他们喜欢有历史的东西,并且不只把它们当作收藏,更想使用它们。”

  对于战争掠夺文物的话题,该负责人回答委婉:“日本也有很多文物在美国等地,日本这些年不仅去回购文物,也和对方进行文物交流。我们认为这种交流有利于互相了解。”

  然而,部分参加此次博览会的买家却认为,主办方“使用文物”的办会理念实际上降低了会展的档次。他们也不认同“交流”二字,认为在战争中被掠夺的文物就应该早日回归祖国。参加淘宝团的知名收藏家刘先生观看会展后说:“主办方说历届会展卖出的文物最高不过数百万日元,这不是我想要的价位。来这里就想买点有级别的、真正是国宝的东西回去,这些年多少个亿的钱都砸进去了,这样价位的文物实在引不起我的兴趣。”

  来自江西景德镇博古堂的王文庆认为,自己最期待的是接下来的行程中能够买到较高价位的东西,“没有买到合适的东西,去银座玩也没心情。”

  文物专家:支持购宝责无旁贷

  随团来日本的王莉英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今年68岁的她研究文物已经有近半个世纪。“支持国宝文物回购,作为文物专家的我们责无旁贷。”

  王莉英介绍,文物鉴定需要多年积累才能具备足够的经验。“现在的文博专业学生接触好文物的机会太少了,不看好东西,又怎么能保证鉴别结果?更不用说私人藏家了,他们经常看了几本文物书,就去市场上风风火火地买回宝贝,有时我跟他们说是假,他们还不相信。其实鉴定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一本书也并不能说清所有细节,一切还靠综合判断。比如一次一个藏家买了一个汝窑的瓷器,认定是真的理由是“汝窑罐底有芝麻钉痕迹”,我告诉他,痕迹的目测也是学问,这只一看其排列就是假的。买到假货损失太大了,在这次行动作中作为文物专家,我们会尽力帮买家淘到好东西,将国宝送回祖国。”

  与王莉英一同前往日本的专家,还有来自故宫博物院的潘深亮研究员。据悉,目前日本文物市场虽没有国内造假严重,但“假货还是太多”。据了解,除昨日下午在东京参观当铺外,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专家们还将陪同“淘宝兵团”参观东京国立博物馆、京都和大阪等地的古玩一条街,为藏家们“保驾护航”。

  晨报专访

  人物:抢救流失海外文物基金会总干事 王维明

  “有组织海外购国宝将渐成模式”

  昨日下午,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基金会总干事王维明接受晨报记者专访,就读者对此次“海外淘宝行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此次行动是今年3月份才开始筹划的,虽然时间紧迫,但在各方的理解和支持下,终于顺利成行。”王维明介绍,这样的活动基金会早有设想——虽然近年来中国文物在世界市场迅速升温,中国藏家购买实力也大大增长,对于购回流失在外的国宝很感兴趣。但私人藏家专业知识不足,且面临语言、文化隔阂,常常在海外文物市场遇到赝品、恶意抬价等诸多困难。适应广大海外购宝者的需要,将熟悉海外文物市场情况的专业组织与海外旅行团的廉价、高效率优势相结合,便成就了此次“淘宝兵团”行动。

  短时间集中大批藏宝人迅速成团、分工明确、目标统一的“淘宝兵团”模式,在此次赴日行动后将逐渐成形。“我们的目标除了日本,还有欧洲、美国,所有有我国流失文物的地方,都是我们的目的地”,王维明如此说。

  国宝工程——日本淘宝行动成员分工名单(共20人)

  时间:2006年5月3日至2006年5月9日

  姓名 身份 来自

  马保平 团长 北京

  杨秀方 总领队 北京

  牛宪锋 副领队 北京

  王维明 工作人员 北京

  钟情 工作人员 北京

  王莉英 鉴定专家 北京

  潘深亮 鉴定专家 北京

  刘文杰 字画收藏者 北京

  朱勇年 字画收藏者 上海

  王文庆 文物经营者 江西

  冯国强 文物经营者 江西

  李春建 文物经营者 北京

  叶英挺 青瓷收藏者 浙江

  王旭平 青瓷收藏者 浙江

  邱玎 青瓷收藏者 浙江

  余清华 成员 北京

  余静远 成员 北京

  赵勇钢 木器收藏者 北京

  魏尔康 媒体记者 北京

  郭翔鹤 媒体记者 上海

  相关链接:

  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于2002年10月在北京成立,是中国国内第一家以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隶属于由国家文化部主管的公益性社会团体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其主要职责是通过民间渠道,协助政府,促成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回归中国。 (新闻晨报)

 

编辑:焦颜慧

 

编辑:徐晓寒

发表评论】   【打印本稿】   【收藏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吴仪在渝强调深挖潜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 下一篇: 日本僧人在卢沟桥等地50次下跪叩首谢罪(图)
枣庄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枣庄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枣庄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枣庄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枣庄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枣庄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枣庄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枣庄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大众网枣庄站 zaozhuang.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Copyright (C) 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 zzdz@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