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信箱

用户名

密码
 

  枣庄地区唯一原创新闻网站  新闻热线:0632-3177771  新闻线索  网上投稿
 
 
    枣庄大众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新闻搜索:
 
《十五贯》50年后再晋京 昆曲谋求全面复兴
  来源:    日期:  2006-05-20 06:28:18     
发表评论】【打印本稿】【收藏本页】
 

    新华网北京5月19日电(记者赵博 余靖静)19日,由全国政协京昆室牵头,中国现存的7个昆曲表演院团举办纪念《十五贯》晋京50周年的座谈会,探讨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18日晚,昆曲《十五贯》在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政协礼堂上演,距离这个剧目上一次在北京演出,已经过去50年。

    50年前,浙江省昆苏剧团带着这个讲述清官为百姓平反冤案故事的剧目来到北京,毛泽东两次观看该戏,周恩来两次发表相关讲话。5月18日,《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十五贯》成为昆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被授予联合国“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在中国已经传唱了600多年,经历元、明、清三代变迁,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曲牌和词调格律。

    2005年,中国政府制定《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决定在2005至2009年的五年间,每年拨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昆曲院团的建设。    

    目前,全国共有北京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浙江昆剧团、江苏昆剧院、湖南昆剧团、苏州昆剧院和浙江永嘉昆曲传习所等7个专业昆曲演出团体。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在19日的座谈会上盛赞昆曲作为“戏曲始祖”的地位,他回忆早年学戏,除了跟父亲梅兰芳学习京剧,就是跟昆曲界“传”字辈名角朱传铭学习昆曲。他说:“老一辈的京剧演员没有不会唱昆曲的,要唱好京剧,身眼手法步都需要有昆曲的底子。”    

    同为昆曲界“传”字辈的周传铭由于当年扮演《十五贯》中的清官“况钟”,扬名天下。他的儿子、江苏省昆剧院专业导演周世琮继承父业,于1978年、2001年、2006年三次复排《十五贯》,以原汁原味再现剧目精髓,融合现代舞台技术于无形而传为美谈。

    此次领衔06年新版《十五贯》的周世琮在座谈会上表示,好好地从父辈手上继承优秀的传统剧目,就是对父亲,以及像父亲一样的艺术家们的最大的孝顺。“如果姓什么都不知道,昆曲还怎么发展?”他说。

    2004年以来,周世琮导演了精华版《牡丹亭》,并担任青春版《牡丹亭》的监制。同一出戏用两个叙事版本,将500年前两个年轻人为了爱情生死相许的动人故事演绎得极具浪漫色彩。后者走进大学校园,一场演出就吸引了1300多名师生观看。前者尽管历时9个多小时,仍然受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年轻观众的热烈追捧,甚至卖出1200元的票价。

    《牡丹亭》的成功,被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戏曲研究专家何玉人誉为“新中国成立后昆曲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与《十五贯》继承古老传统相比,《牡丹亭》寄托了昆曲艺人对于创新的希望。

    根据《中国昆曲大典》编委会的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昆曲演创人员创作了300多部新剧,而且以近10年的创作数量居多。

    “我们曾经很悲观,对昆曲发展没有信心。如今,观众的数量非但没有因为老一辈的离世而变少,反而有所增加。”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叶长海欣慰地说,“随着人们文化水准的提高和经济状况的改善,昆曲这种高雅的戏剧艺术得到了新生。”

    与会专家一致表示,50年前《十五贯》令昆曲复活,50年后,重演《十五贯》的契机将昆曲的议事主题转向了复兴。(完)

 

编辑:徐晓寒

发表评论】   【打印本稿】   【收藏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两岸渔工劳务合作恢复 首批大陆渔工登上台轮
>> 下一篇: 国务院高招会议:要求控制招生增幅稳定招生规模
枣庄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枣庄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枣庄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枣庄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枣庄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枣庄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枣庄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枣庄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大众网枣庄站 zaozhuang.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Copyright (C) 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 zzdz@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