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信箱

用户名

密码
 

  中国联通 新闻热线:1317337110  新闻线索  网上投稿  法援在线
 
 
    枣庄大众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新闻搜索:
 
文明花开展新貌—各地各部门加强道德建设综述
  来源: 新华网   日期:  2006-06-05 07:07:34     
发表评论】【打印本稿】【收藏本页】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  文明花开展新貌——各地各部门加强社会道德建设综述

    新华社记者杨维汉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各部门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扎实工作,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呈现出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结合,正成为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主流。

    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社会公德树新风

    中国互联网协会2006年4月号召全国2600多家会员单位以及其他互联网从业者行动起来,抵制不文明网络行为,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号召网民自觉抵制网络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风,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各地各部门组织开展的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正在成为全社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参与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

    2000年5月,上海成立了“专家志愿者服务团”,团里有300多名专家、20多个专家团体,志愿者由教授、研究员和企业经理等组成。5年来,在专家的指导下,28000多人重新走上了就业岗位,新创造就业岗位1.5万个。

    贵州省江口县太平乡云舍村把“八荣八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在群众中开展“团结互助、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村里老人孟仙仙的儿子因打工致残,村里的春耕生产互助组主动上门为其购买化肥、种子,翻犁稻田。

    从中央到地方,突出宣传社会公民道德规范,形成了多层次的公民道德教育平台。中央文明办负责人说,社会道德规范的建立涉及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环节,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基本道德规范,普及道德知识,强化道德意识。群众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指引下,自觉地维护社会公德已经蔚然成风。

    规范行业文明互动 职业道德结硕果

    “我是导游,先救游客。”湖南湘潭新天地旅行社23岁的导游文花枝,带团出游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在自己身负重伤的情况下,要求救援人员先救游客,自己却因错过最佳救助时机失去了左腿。旅游行业员工在全行业开展旅游诚信活动,用诚信和恪守职业道德感染游客,形成了文明互动。

    近年来,各行各业在开展行业文明创建活动中,规范行业执业行为,提倡优质诚信服务,进一步提高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岗位技能,对培养公众文明行为也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十五”期间,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已建立起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多层次管理体系。文明单位数量已达431个,级别从单一层次发展到国家级、中央国家机关级、部门级等多层次,形成了立体化格局。

    铁路部门进一步落实和改进《铁路站车服务质量标准》,明确文明服务、文明用语、作业规范等相关标准,重点引导旅客文明购票、文明候车和文明乘车。商务部在商贸领域倡导“讲礼仪、去陋习,重服务、展新貌”的行业风尚,要求在百货店、饭店等消费场所设立文明岗,标示文明守则,推行守法、公平、敬业、服务的商业职业道德准则。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在我国新闻界广泛开展。新闻工作者通过学习教育活动,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发生明显变化;“规范执法行为”活动在我国司法界大力推进,执法人员通过活动,加强了执法能力,执法行为规范得到了认真落实。各地各部门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行风业风,形成了干部职工文明互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千万家绽放道德花 家庭美德谱新篇

    “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家就是努力这样做的。”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社区居民李长林一家五口,是社区里公认的绿色之家。这家并没有惊天之举:收集边角废料制作盆景和工艺品供大家欣赏,生活用水一水多用,积攒废旧电池送到居委会的专收桶……

    以家庭为主阵地,以深化家庭美德建设为主题的学习型家庭、美德在农家、家庭助廉教育、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

    目前,各省区市初步形成了全国、省、地、县四级美德在农家活动示范网络,成为农村家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家庭美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地妇联紧扣家庭美德建设这一主题,抓住“家家学、家家议、家家做、家家乐、家家评”等环节,开展了一系列符合农村家庭需求的道德实践活动。

    贵州、陕西、江西等地将美德在农家活动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改善和美化农村家庭环境,推动农村家庭提高生活质量。江苏、河南等地将美德在农家与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建立妇女文化中心、农家阅览图书室,开展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活动。

    山东开展以“重家教、以德立家,学法律、以法护家,勤上网、信息富家,读好书、文化兴家”为主要内容的百万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效果显著,如今打麻将的少了,重自身学习提高、科学教子的多了;说是扯非的少了,邻里和睦的多了;在家闲坐的少了,外出就业创业的多了。

    “没有家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没有家庭的和睦及家庭新风的倡扬,就谈不上整个社会的和谐。”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的话意味深长。(完)

 

编辑:徐晓寒

发表评论】   【打印本稿】   【收藏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白恩培表示:云南绝不因水电开发破坏生态环境
>> 下一篇: 中段倾倒两端炸碎 三峡围堰将用12秒完成拆除
枣庄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枣庄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枣庄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枣庄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枣庄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枣庄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枣庄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枣庄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大众网枣庄站 zaozhuang.dzwww.com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E-mail : zzdz@dzwww.com  TEL:0632-3177771
Copyright (C) 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