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申遗”尘埃落定,五岳“申遗”风云再起
6月22日,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的“掌门人”(管理机构负责人)汇聚在衡山脚下,参加由建设部和中国教科文全委会联合召开的五岳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研讨会。
当天下午,大会就制定了“盟约”:五岳将加强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和文化资源的抢救挖掘工作,保持申报遗产地的原始风貌、原始环境等原生态状况,争取2007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五岳“申遗”文本,2008年,其他四岳将在东岳泰山基础上扩展“申遗”项目。
消息一出,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
早在1987年,泰山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如今,五岳中的其他四岳为什么要联合泰山一起“申遗”呢?联合“申遗”优势在哪?中岳嵩山是否“万事俱备”?
出招——
“五岳申遗联盟”得到国家认同
“其实,早在2004年,我们就决定联合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了。”7月8日,嵩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李居伟说。他说,2004年,中华五岳四届四次年会暨五岳联盟二次会议在北岳恒山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掌门人”提出了五岳联合“申遗”的想法。2005年,在登封召开的中华五岳四届五次年会暨五岳联盟三次会议上,形成纪要,要把五岳“申遗”的事情,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
今年6月,建设部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召开了五岳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研讨会,正式做出决定:五岳联合“申遗”。
“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飞、恒山如行、嵩山如卧。五岳绝佳的自然风光早就被人们所认识,无数歌赋词章把五岳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李居伟说,前不久,建设部又公布了首批13家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衡山、华山、嵩山名列其中。但国家遗产毕竟不是世界遗产,五岳中,除了泰山已于1987年列为全世界首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之外,其他四岳还带着自己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在世界遗产的大门外苦苦排队。
自古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五岳就是一个整体,把他们“打包”申遗,也是迟早的事儿。如今,建设部牵头组织这样的会议,说明“五岳联盟”的努力,得到了国家的认同。(来源: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