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一直在临沂开着酒店的李广海夫妻看到家乡台儿庄区泥沟镇新河庄村栽培蘑菇很挣钱,毅然盘出酒店回家学种蘑菇,回家两年挣了近10万元,没想到钱挣的比开酒店还多。家乡发展起来的特色农业让这对夫妻没有了回城开酒店的念头。 近年来,泥沟镇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主题,以特色为先导,以扶持为保障,结合当地实际发展起了蘑菇栽培、生猪养殖、来料加工等特色产业,搭起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阶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实现了连年8%的增速,达到了5000余元。 泥沟镇是一个10万余亩土地的大镇,农民靠土地吃饭,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成为了当地的主要特征。镇党委、政府结合这一实际,通过外出学习、政府扶持等举措在全镇大张旗鼓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以前程等村为示范大力推广蘑菇栽培。为了扩大栽培规模,该镇采取成立蘑菇栽培协会、科技培训等有效措施,使蘑菇栽培很快被群众接受,快速在良庄、新河庄等10个村推广,现已发展到5000余亩,年产鲜菇8万吨。去年以来,蘑菇销售价格每公斤最高达到5.6元,着实让当地菇农大赚一笔。 刚过去的春节,该镇岔河村销售的生态养殖猪肉格外火,不仅价格高,还供不应求。岔河村是当地的生猪养殖大村,通过推广生态养殖法让效益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养殖大户张学春投资数十万元把自己的农田兴建成高标准的生态养猪场,年增收达到了10多万元,还指导带动村民发展生猪养殖,生态养猪让该村村民共同致了富。 泥沟镇针对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的实际,通过到义乌、青岛等地参观学习后实施了“来料加工进村”项目。先后组织镇村干部、经纪人到义乌等地学习引进项目20多次,引进了中国结、饰品、珍珠包等特色来料加工项目,让农民农闲变成了农忙,在家不出门依靠加工每天就可挣到20元左右。截至目前,该镇已引进来料加工品种120多个,承接加工费用600余万元,让6000多富余劳动力在家里当上了工人。 (通讯员:刘凤琦)
|
|
|
|
|
|
|
|
|
|
>> 上一篇: |
|
>> 下一篇: |
|
枣庄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枣庄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枣庄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枣庄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枣庄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枣庄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枣庄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枣庄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