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广阔
知道徐州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候在泛黄了的小说《三国演义》里看到徐州的名字,知道这是一个英雄聚居的城市。那时候年少,很容易就联想到一片蟹壳青的夜色上有个金焦的铜钱大小的月亮,下面尘烟滚滚,两方军队在偌大的青灰城墙下厮杀,像石印的图画,淡而深刻,这是一个从古就兵家必争的地方。
那时候青草在暮秋的萧萧中老去,线装书在旧书架里静静安躺,信笺在邮差的匆忙中泛黄,信里有一张风干了的画相,是翻开历史的眺望。那时候的故事,美而渺茫。那时候的梦,像大个的漂白的战旗,在那一望无际的淡蓝的天空上,静静徜徉。那些带着沉香的烟火味,伴着城市,城市像大个的梳妆镜,一阵风就能把故事吹到镜上,然后就有一滴香,一片金戈铁马的繁华盛开的天堂——这是徐州骨子里的沉淀。
很久之前我就有一个天真的徐州梦。在一个天光黛蓝的下午,青石翠鸟,正午光线浓稠流淌,大块的白石板铺在路中央。一个幼小的男孩坐在自家门前的石阶上,手里捧着本小说,对面的青灰砖墙上贴着一张三英战吕布的泛黄了的绣像画,是老中国样式的,透着股肃杀的英气。
徐州又叫做彭城,这彭自然是那位鼎鼎大名的彭祖老人家了。据说他活了八百岁,是养生的祖宗,从前学历史时,我常把彭祖同那位寿星神的形象混在一起。就是大而饱满的天庭,眼晴圆睁透着笑,可爱的长白胡子,皮肤泛着淡淡红光……一幅长寿多福的尊容。
大彭氏园我是去过的,印象中对彭祖祠和大彭阁两处甚是喜爱。两者都是典型的老中国建筑风格,朱漆大柱,八角屋檐,雕栏画栋,走廊的顶上有红蓝相间的老中国的吉祥图案,看着就让人可亲,仿佛连带地回到了那个历史的黄金年代。大彭阁的匾字是李可染先生的手笔力遒劲,潇洒飞扬,与大彭阁自是增添了不少色彩。
两汉名城徐州,自然是汉文化浓重。坐公交车路过楚王陵,远远看见一片翠林浓茂的山,山下面四方的一座汉时宫殿建筑,线条流畅,棱角分明,略带些青灰的历史尘烟气息,再往前是一条瘦长的马路,两边是仿汉的古建筑,驻有店家。马路尽头处有几面大幅的杏黄汉字旗,看着让人心情激涌,好似看到了王驾亲临。
翻开历史漫长的书卷,发现这样一座城市,它的灵魂是浸在老中国的悠悠韵味里,它的过去是那样深沉而历久弥香。一句话,这是个灵气与才气并重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