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学正
与大多数的退休老干部不同,爷爷似乎对侍弄花草不感兴趣,也不遛鸟垂钓,听戏下棋都很少,唯一的癖好是收藏,且藏有独钟。 爷爷的院落不大,除去枝繁叶茂却从未挂果的葡萄架,最显眼的就数西首房门上的“崇宝”二字。这两个苍劲大字是爷爷特地请知名书法家题写的,屋里是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藏品。一顶旧军帽是爷爷的小叔随部队和平进驻北京时戴过的,两年后他留在了朝鲜战场;整齐排列的旧黄书籍,是爷爷费了好些功夫,在各处淘来的抗战史解战史专论箸作;书架上摆放最多的当属爷爷心爱的“国庆纪念”系列:53年的头版年画、59年的纪71邮票、84年的国庆纪念币,以及林林总总或印或刻有“开国大典”图样的各类物品。 53年的头版年画是他最倾心的藏品。说起这副年画的来历,还真亏了爷爷的倔脾气。我的一个远方叔叔听说爷爷在收集“国庆”物品,便提供线索说,他邻居家有一副这样的年画,爷爷一听马上登门求画。岂料,一开始就吃了个闭门羹,无论爷爷怎样情利双施,都被对方婉言拒绝了。爷爷暗下恒心,每天都去拜访,来回足有半月仍未果。正无计可施时得知对方是位篆刻收藏者,爷爷长舒一口气,把珍藏多年的两方吴昌硕的石印赠予对方,终于载画而归。父亲埋怨道,石印的市场价值远高于年画,爷爷却毫不理会,乐呵呵地精心装裱。 渐渐地,爷爷的“国庆”情怀也深深影响着我们晚辈。去年爷爷过生日,我从苏州文庙的古玩市场逛了整个下午,终于淘到一个“国庆”的瓷盘和两只小酒碗。寿宴上,我第一个亮出礼物,爷爷一看便喜形于色,小表妹撅着嘴巴说:“正哥就会投机取巧。”我笑着回应:“‘国庆’应该不只我这一个吧。”果然,爸爸的礼物是“国庆”笔筒,姑姑的是一幅“国庆”刺绣,表哥的是“国庆”火柴盒和鼻烟壶,小表妹面带羞涩扭捏着拿出礼物—一套精美的“国庆”明信片。满面红光的爷爷在一群“投机分子”的笑声里,把礼物一一归类,郑重地摆在书架上。 奶奶常唠叨爷爷没有生活情趣,不懂得享受生活。爷爷对此不以为然,他说,收藏“国庆”注尽我真情,品阅“国庆”乃我人生一大乐事,这不正是我的情趣所在吗?
|
|
|
|
|
|
|
|
|
|
>> 上一篇: |
|
>> 下一篇: |
|
枣庄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枣庄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枣庄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枣庄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枣庄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枣庄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枣庄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枣庄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