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会亮
这幅由五个人组成的画面,曾在古老的黄河渡口出现:我站在黄河岸边,左边的柳荫下依偎着一对亲密的小情侣,右边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正在垂钓,他身旁的老妇人已经鬓染白霜,应该是他的老伴吧!两位老人的言语不多,只是偶尔对视一下,会心的微笑便在慈祥的面庞中层层荡漾开。
我最终还是被他们的神态所吸引。“老人家,你们真幸福”我走上前去,主动和他们搭讪。“呵呵,那有你们年轻人幸福呢”男的冲我一笑,顺手递过来一个简易的小凳子让我坐下。“现在年轻人压力太大了,要买房,要购车,幸福还很遥远”我说出了切身感受,因为,我正在为买房子无处借贷而愁得焦头烂额。“那是你们个人自作自受的结果。对我而言,幸福莫过于简简单单地生活……”
老人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23岁那年,他和村里一个叫韭花的姑娘相爱了。韭花的父母嫌弃他腿脚不利索,对他们婚后可能遇到的麻烦进行了充分评估,坚决反对她和他来往。但千万个借口难敌一个爱的理由,在父母的反对中,韭花还是随他一起来到县城。韭花就是与他相濡以沫的老伴。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他们下过煤矿、打过零工、经营过店铺,但一直过着租房住的日子。早些年,房价低的时候,他们的收入只够维持生计;后来,收入高了,房价却暴涨,购房成了一种奢望。他从来没有想过买房,他觉得沉重的债务会让人生活的太压抑。他们把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全用在儿子的学业上。他们只有一个孩子,已经成家立业了,在另一个城市拥有不错的工作和房屋。他们曾在儿子那里生活过一段时期,但却不习惯大都市的喧嚣和纷扰;儿子有意给他们购置一套新房,他们觉得年岁有加没有必要。现在,他们租住的房屋里,该有的电器应有尽有。儿子每个月都会给他们邮寄一定的生活费,有时候,他们也会挤出来一部分救济家乡的穷人。其实,他们也有过拮据之时,但从没有高筑的债台。钱多了多花,钱少了少花,生活简单的如一张白纸,轻轻松松、平平展展。
“你看,那对小青年多幸福啊,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感到来自生活的压力。他们的生活单纯的只有爱情,所以就是幸福的受益者”他指了指我们左边那对热恋的小情侣,接着说,“思想简单点,生活轻松点,你就感到了另一种幸福!”
夕阳西下,他在老伴的搀扶下,走向一辆老年代步车。那是他们的代步工具。他坐在后面,老伴在前面开车。“坐好了吗?”她问他。“好了”他回答。即使如此简单的两句对话,也能让我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出无限深情和幸福。
我是真的被感动了,眼角开始一点点地泛潮。原来,物质生活并不是幸福的全部,幸福还有另一种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