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网枣庄4月9日讯(特约记者 孔浩 记者 邵光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当前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不仅关系到农村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近年来,我市按照省政府和省民政厅的有关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改革和农村福利院建设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全面发展,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了了解农村五保老人的集体供养情况,近日,记者来到山亭区的乡镇福利院进行了采访。
近日,记者来到了山亭区桑村镇福利院,一进大门,便看到几位老人正坐在墙角有说有笑地晒太阳。听说是记者来采访老人们的生活情况,一位名叫仇新河的老人热情地过来给记者打招呼,他说:“我今年77岁,春节前进的福利院。从前一个人在蒋沟村生活,吃了上顿没下顿,全靠政府救济。现在好了,一天三顿不要愁,鸡鱼肉蛋地吃着,身体比原来胖了好几斤,有个头疼脑热的,还有专人照顾。”一位名叫王成苓的工作人员说,她在福利院工作已经14年了,主要负责仓库保管和卫生管理工作,他们10名服务人员对老人都很尽心尽责,工作再苦再累也没有人抱怨。前几天刚去世的孙姓老人,去年11月查出患上了食道癌,院里派专车每天送他到镇上打针,派专人全天照顾,还买来各种补品给他服用,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将老人送走。福利院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桑村镇福利院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为确保全镇“五保”老人安享晚年,镇党委、政府连续两年把福利院建设作为十项“民心工程”之一摆上重要议程。新福利院占地面积20亩,总投资145万元,共建设房间139间,房屋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福利院老年公寓两人一室,天花板吊顶,铝合金门窗,室内安装供暖设备,待锅炉房建成后将实现集中供暖。娱乐室均配备了彩电、VCD等娱乐设施,院内新建了水冲式厕所,硬化面积2280平方米,绿化面积20000平方米,福利院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为“五保”老人提供全方位细致周到的服务,真正将福利院建设成为集敬老、养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供养场所。
在冯卯镇福利院,73岁的徐瑞成老人说,去年12月他们一起来了4个人,他在家中没有近的亲戚,因无人照顾,吃饭都成问题,住的一间草房八面透风即将倒塌。他还患有气管炎,但自从来到福利院后,经过服务人员的精心照顾,一冬天都没复发,他非常感激关心他的好心人。在店子镇福利院,龙虎村70岁的韩广明说:“我们都是两个人住一屋,院里给配了橱子、沙发等物品,一年四季还发好几身衣服,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电风扇,生活好的没得说。”80岁的王凤兰老人说:“去年8月我在散步时不小心摔伤了右腿,福利院领导安排俺到滕州人民医院住了一个多月的院,回来后又找专人照顾俺,给俺买来了轮椅。俺老伴患肺癌,院里安排专人伺候,还给他送了终,真是让俺感激不尽。”74岁的徐慎旺老人两年前刚来福利院时是被人用三轮车送来的,一个多月后他长了十斤肉,现在身体非常好,经常自己骑着三轮车走亲戚。60岁的侏儒孙士娥没有劳动能力,丈夫去世,生活困难,来到院里后,她的生活彻底变了样。中午12点,到了午饭时间,老人们纷纷赶到食堂就餐,白白的馒头,喷香的猪肉炖粉条是老人们今天的午餐。前任司务长刘宪和与现任司务长韩付艳忙着为老人们舀菜打汤,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俩都是1986年建院时参加的工作,虽然工资待遇不高,但为了照顾好这些“五保”老人,他们付出了20多年的光阴。他们说,选择了这份工作,他们无怨无悔。
市民政局的一位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我市现有福利院124处,其中乡镇福利院56处,村办福利院68处。近两年,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的乡镇福利院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院容院貌变了,集中供养率高了,五保对象得到了更大实惠,党和政府及民政部门的威信高了,相信随着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改革和农村福利院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将会更上层楼。

大夫在给老人们检查身体

没事咱也打打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