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儿庄作为南北运河文化的一个结点和沿海向内陆文化的过渡地带,在文化传播、交流、普及、提高、改良等诸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促进了中国南北方文化交流。台儿庄地处京杭大运河“腹地”,为中国南北方文化的“分水岭”,形成了“文脊”的优势。台儿庄文化的原始基因是齐鲁文化,但运河贯通后,北方的秦晋文化、燕赵文化及以南方的江淮文化、吴越文化等一齐涌入台儿庄,从而使台儿庄文化具有了多样性、开放性、兼容性、传播性和交流性的特点。《峄县志》之卷六《风俗志》说:近代峄县(台儿庄)的各种教会,如清净教、罗祖教、五荤道教、三点会、八系会、哥老会、安庆会等,皆经运河由江南进入,峄县(台儿庄)与江南在社会观念、精神文化、思想意识等方面有着密切的交流。台儿庄明清时期的建筑,以及酒文化、食文化、茶文化和民间文化娱乐,无不兼容了中国南北方文化的特点,甚至清末及民国期间的“哥特式”、“古典式”等建筑,还体现了西方国家建筑文化的特点。目前遗存下来的胡家老店、李家商铺等建筑,均傍河而筑,前有临街的店铺,后有运河码头,建筑风格“顺天然、亲人和”,既体现了北方建筑的壮观沉实,又体现了南方建筑的灵巧秀美。现在台儿庄人爱吃的“黄花牛肉面”,实质上是中国南北方饮食文化兼容并蓄的结果,因为历史上北方人吃牛肉而不食黄花,而南方人食黄花而不吃牛肉。由“拉魂腔”发展起来的柳琴戏,融合了高腔、青阳、乱弹、昆曲、皮黄等中国南北方戏剧的精粹。台儿庄的民间博彩娱乐项目,如斗禽、斗虫、麻将、马吊牌、叶子戏等,也是经运河传入。 二是构筑了鲁南苏北文化板块。京杭大运河整体上呈南北走向,因此整个中国运河文化呈现出由点带面,逐步展开,逐层深入,带状形态发展的特点,形成了一条以运河为主脉,以城镇为龙头,城镇带乡村的区域文化带动现象,即所谓的“运河文化带”。而台儿庄地区则不然,不仅具有共性的“运河文化带”,而且还有“运河文化块”。这一文化板块的形成,一是取决于枣庄段运河的东西走向,使文化影响范围更加广泛;二是取决于台儿庄象一个楔子,深深地钉在山东和江苏的交界处,成为鲁南苏北共同拥有的大市场。长期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使枣庄、徐州等鲁南苏北广大地区的风土民情和文化习俗,甚至方言土语等,都是几近一致的。 三是提升了区域教育水平。运河未开通前,台儿庄是一个远离县城比较偏僻的荒村,这一地区的教育水平非常落后。运河通航后,台儿庄地区办义学、建书院、设塾馆,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所培育出的进士、举人、秀才等不胜枚举。据《台儿庄区志》记载: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台儿庄建有“兰陵书院”;明末至清代,台儿庄建有义学4所,民国初又增设一所;明末清初,台儿庄地区私人办学日渐兴盛,至光绪年间,仅知名私塾就达32处,加上周边乡村私塾共有70余处。当西方宗教传入台儿庄后,台儿庄地区先后又建起了明德学堂、皈真学堂、天主学堂、福音小学堂、基督小学堂等6处教会学校。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台儿庄文化名人辈出。明万历庚子(1604)科举,台儿庄人黄和进京会试,进士及第。万历乙卯(1618)科举,台儿庄人黄图昌进士及第。清康熙辛卯(1711)科武,台儿庄人周宗旦科武进士。明清两代,台儿庄还出现了尤奎光、尤培桂等大批举人。辛亥革命志士尤民,抗日战争日期为国捐躯的孙伯英、赵静波,著名诗人、戏剧家贺敬之,戏剧导演艺术家郑亦秋,历史学家胡绳武、张玉法,军旅作家贺茂之,美术教育家、画家金哲夫,儿童文学作家郁化清,江苏十大国画家之一贺成等知名人士,都曾在台儿庄受过启蒙教育。 四是积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台儿庄400多年的沧桑历史,在京杭大运河中段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台儿庄明清时期的宗教文化非常发达,先后建有泰山行宫、新关帝庙、清真寺、大王庙、龙王庙、火神庙、东岳天齐庙等宗教设施50余处,号称运河“佛城”。有的宗教还出现了不少的人才和作品。比如明代长期从事道教文学创作的贾仲明,一生创作生活在台儿庄,创作了《吕洞宾桃柳生仙记》、《铁拐李度金童玉女》、《互长春三度碧桃花》等大量文学作品。台儿庄的民间艺术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寺庙音乐、船夫号子、唢呐古曲、运河花鼓、渔灯秧歌等,为台儿庄所独有;龙灯、狮子、高跷、旱船、竹马、黑驴、锣鼓、皮影等艺术风格独特,有别于其它地区。台儿庄的酒文化讲“忠仁”、重“礼义”,台儿庄区酒厂至今还保留了这两个品牌的白酒生产。台儿庄的食文化非常考究,集中了中国八大菜系的特色,注重“色、香、味、名、特、质”六个字,有“吃在台儿庄”之说。台儿庄的茶文化兼容并蓄,饮茶习俗多样,无论是龙井、旗枪、铁观音,还是红茶、花茶等,在台儿庄都能找到市场。台儿庄的青楼文化,以“兰婷书寓”最为著名,影响大江南北。台儿庄的帮会文化,以青帮最为活跃,据吴寿《逗留于农村经济时代的徐海各属》记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运河之运河沿线的邳县,有青帮数千人,居留于台儿庄之黄林庄至窑湾沿中运河之各重镇。”长期的运河文化熏陶,使台儿庄人不仅勤劳、勇敢、好学,而且聪明灵活,精打细算,有“乡上的赶不上窑上的,窑上的赶不上闸上的”之说。台儿庄的文物古迹很多,仅国宝级文物就有三处,即明清运河水工设施、台儿庄大战遗址和偪阳城遗址。其中明清运河水工设施,包括2000余米的古运河道、200余米的石驳岸和10余处古码头,这些均被专家誉为“京杭运河仅存”的明清水工文化遗产。(高启民 摄影)





 |
|
|
|
|
|
|
|
|
|
枣庄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枣庄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枣庄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枣庄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枣庄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枣庄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枣庄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枣庄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