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新闻网(记者 许锡炜 陈学超 张严新) 从台儿庄西南部的黄丘山套到东北面的沃野平原,随处可见一辆辆小型农用机动车在便捷的“村村通”公路上往来如梭,将丰收的果实运往千家万户。马兰屯镇前李家村种粮大户李兴伟高兴地说:“以前没有修路,收割庄稼得人抬肩挑才能走出去,现在好了,可以直接三轮车开到地头。” 近年来,台儿庄区把铺筑农村公路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有效措施, 到目前,该区“村村通”油路工程,已完成投资9600多万元,新改建农村公路72条,里程达550多公里,新建桥梁9座,新增通油路自然村232个,受益人口近20万人。
泥顿路是横贯马兰屯、泥沟腹地的主要公路干线,由于车流量大,路面损坏严重,台儿庄区多方筹集资金4000多万元,仅用6个月时间,就将这段线路建成了长22公里,宽9米的质量优良的二级公路,极大方便了运河北岸10多家厂矿企业和5万多人民群众的出行。连接峄城和薛城的前薛线是台儿庄的一条重要动脉,近年来路况不好,影响了车辆通行。去年以来,该区投资2200万元对这段长达14.4公里的线路进行高标准紧急抢修,路面采用二灰碎石结构, 仅仅用了四多月时间就完工,群众和厂家受益非浅。此外,投资360万元的运河北堤,投资400万元的 台涛路,投资680万元进港路等10多条公路也相继完工,有效解决了群众的行路难问题。
为把“村村通”和县乡道路真正建成富农便民工程,台儿庄区严格质量管理,坚持统一设计标准,统一招标投标,统一施工监理,统一施工作业,统一资金使用,统一工程验收;对工程建设实行日统计、周通报,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和专题调度会,加强督查;为保证工程建设,台儿庄区财政拿出了专门的建设资金,对区交通部门罚没收入增加50%的返还比数,并全部免缴工程施工的所有税费,社会各阶层也积极参与,捐资的捐资,献物的献物,形成了建设“村村通”的强大合力。该区交通局购买了大量筑路机械设备,目前,每天都有4台振动式压路机、13台轮式压路机、7台装载机、2个拌合站、30台自卸车等筑路机械设备工作在工地上,满足了工程施工的需要,不但提高了工程质量,还加快了工程进度。
“三分建设,七分养护”。该区在农村公路建成后,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颁布实施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明确了公路养护范围和责任,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实行区、乡、村三级管理体制。对竣工路段的路肩边坡进行整修,设置隔离墩或限高龙门架,防止超载超限车辆的通行,并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日常管护,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截至目前,农村公路路肩培筑率达100%,绿化率达到83%,栽植树木130多万棵,我区农村公路初步形成了集实用性、观赏性、效益性于一体的绿色走廊。
路修好了,交通运输便捷了,产品不愁卖了,广大农民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上做起了文章,泥沟镇建起蔬菜大棚3250多个,棚膜经济面积达到2650亩,邳庄养肉牛、奶牛2400多头,育肥猪4万多头,山佳乳业协会通过村村通公路,将周边地区的鲜奶收集后,运往徐州绿健、维维集团,提高了鲜奶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据统计,全区已建成养殖小区58个,畜禽规模饲养户发展到4·5万户,建成棚膜小区41个,棚膜面积发展到17万亩,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道路畅通推进了城镇化进程,涧头集、张山子、马兰屯、泥沟等以小城镇为中心,形成了城乡商业网,为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提供了机会。目前,该区新发展民营企业136家,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近2万人。
公路交通条件的改善也直接促进了农村客运网络建设,全区形成了5条农村客运线路,客运里程达到540公里,在村村通硬化路的基础上,有93%的行政村通上了客车,真正做到了“客车到村头, 货车到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