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网友发帖称山东枣庄市高新区2011年招聘教师要求父母都是干部。对此枣庄高新区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网友帖子中说的确有其事,称“这样做是为了当地百姓考虑的。”(2011年8月16日《羊城晚报》)
和以往的“萝卜招聘”、“世袭招聘”遮遮掩掩不同的是,山东枣庄市高新区招聘教师的条件设为“父母是干部”的理由“堂而皇之”“为当地百姓考虑”。当然,我们对枣庄高新区的公仆们为当地的发展可能作出重大贡献不敢否认,但稳定的收入和比常人优厚得多的待遇都是这些公仆们所应该享受到的?“一人得道,鸡犬”,再让他们的子女们通过自己的“份量”轻松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是理所应当?一句“为当地百姓考虑”看似完美的说辞,说者无需赘言解释,听者最好笃信无疑。高新区教育局工作人员的话,言外之意无外乎是说,这些都是“公仆”们理应得到的,普通百姓不仅只能靠边站,而且要对这样的招聘条件表示理解甚至是热烈欢迎!
的确,如今“为百姓考虑”之所以成为不少地方官场惯用的辞令,其奥妙恐怕还在于“为百姓考虑”所固有的亲民性和利民性,进一步强化了其推诿与搪塞的功能,而且又十分容易被人视为天经地义,甚至是有想法也不能再说什么。毕竟,谁敢对此表示异意就是阻挡我们的公仆们“为百姓考虑”、“为人民服务”,这样的帽子谁能戴得起?
“为百姓考虑”、“为人民服务”原来的本意是多么的美好,可悲的是,如今有些“公仆”抛出这样的论调却完全变味了,成了部分“公仆”弄虚作假、文过饰非、欺上瞒下、愚弄视听的“挡箭牌”,一些人时常把“为百姓考虑”、“为人民服务”挂在嘴边,实则“为打压百姓考虑”、“为自己服务”,把属于公众的利益占为已有,利用手中的权力制造门槛把原本属于普通百姓的机会全都占据。如果真的拿“为百姓考虑”说事,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如果枣庄高新区的部分“公仆”的子女没有得到教师这份工作,这些“公仆”也就有理由不再为高新区的发展努力工作?有理由占在这个职位上拿着薪水和优厚的福利“观光”甚至搞破坏?
在大学毕生找工作特别难的现实下,普通大学生都希望在机会均等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去获得一份工作,而通过这样的公平竞争脱颖而出的人才才是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何况谁又能否认这些普通大学毕业生的父母或亲人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就小,就算是对社会没有贡献的人甚至是破坏社会的罪犯,其子女就业的机会同样不能被剥夺。拿枣庄高新区来说,那些建造高新区房子的农民工;那些为高新区的科技发展作垫脚石的普通职工;那些为高新区的治安日夜坚守岗位的安保人员……坚守着一份普通的工作,得到的却是比“公仆”们少得多的薪水和福利,用什么衡量得出这些普通百姓对高新区的贡献就比公仆们少?要说普通百姓比这类“公仆”少了些什么,无疑就是手中的权力。有了权力这把尚方宝剑,招聘现场也就成了一些人的“后花园”;有了权力这把魔尺,“考虑”把普通百姓打压到底层而自己站在上面的总是那么的轻而易举的实现。没有受到约束的权力正在吞噬着一些有恃无恐的“公仆”们的灵魂,也在吞噬着普通老百姓对这些“公仆”们的那份早已破烂不堪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