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内容 > 大众锐评
“只招官二代”触发的“无背景焦虑”
发布日期:
2012-06-07
来源: 编辑:张秋峰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山东枣庄市高新区2011年招聘教师,在其列出的招聘条件中明确要求“父母为高新区区属单位人员或为街道办事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对此,枣庄高新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称“这是为高新区作出贡献的事业单位的职工享受的权利,是为照顾这些职工的子女。” 这一次,山东枣庄有关部门的回应,很是显现了“敢作敢当”的硬气风范——不但“据理力争”地表示,“高新区以前很穷,现在经济发展起来了,照顾‘官二代’报考教师乃是合情合理之举”,同时实言相告,“这种有限制的招聘,在山东也是一种普遍现象,我们这样做也是为当地百姓考虑”。 在枣庄教育部门“义正词严”地维护“官二代”利益的强势表态下,那些“吃不到葡萄”的说三道四者,似乎还真该为自己不懂规矩的“眼红心态”感到汗颜了。现如今,有一种名曰“无背景焦虑”的气氛,已然发酵和弥漫于诸多地方。8月11日的《人民日报》载文称,求学就业,寻医问药……但凡生活中遇到难题,都离不开“关系”:找同学,托朋友……这往往让人心力交瘁。社会转型期,有更多的真空地带让人情可以被当做交易的筹码,人们更加倾向于“暗箱操作”、不守规则,这严重影响社会公平,给“无权无势”、没“关系”、没“背景”的普通大众带来更多的焦虑。如果说党报所揭示的,尚是一种潜流暗涌的动向,那么由今而论,山东枣庄教育系统的“只招官二代”,则无疑堪称是触发“无背景焦虑”的公然引信了。 “萝卜招聘”、“拼爹游戏”、“我爸是李刚”……近些年来,“权力通吃”的乱象频仍,正在层出不穷地制造和推出着“世说新语”。而像山东枣庄这样,敢于把猫腻丑事粉饰成明确规则,毫不隐讳地端上台面,则是在肆无忌惮地助长“无背景焦虑”的同时,极大损伤着党和政府形象,也深深刺痛着普通民众之心。可以想象,假如类似的“公然引信”,可以下不为例、既往不咎,那么比这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权力自肥”行径,恐将屡屡尝试、纷纷涌现。
|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