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袁鹏
大众网记者 孟献欣 通讯员 刘耀 枣庄报道
为有效破解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后和隐患整改期间人员逃生问题,枣庄市消防救援支队探索开展“响铃行动”机制,筑牢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网”。“响铃行动”机制以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针对此类场所人员众多、面积较大、环境嘈杂等情况,在突发险情时,在场人员不能全部在第一时间接收到警示信号而影响逃生自救的问题。在日常疏散逃生演练中,根据不同场所,创新采用不同的声响警报信号,在火灾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发出警报,让在场人员意识到危险,让员工快速反应,及时组织引导场所人员快速安全逃生。
在养老院、医院、商市场等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场所采用消防应急广播播放逃生提示语音作为火灾逃生信号。
在小宾馆、饭店、超市等未设置自动消防设施的场所采用声光报警喇叭警报提示音作为火灾逃生信号。
在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校外培训机构采用口哨哨音、铜锣锣声作为火灾逃生信号。
在劳动密集型企业采用电铃铃声、手摇报警器的警报声作为火灾逃生信号。
在公共娱乐场所采用声音或视频警报作为火灾逃生信号。
同时,各单位(场所)在醒目位置张贴安全疏散示意图,并将各类“响铃”形式纳入应急疏散预案,组织开展“实战化”应急疏散演练,进一步提高人员对火灾响铃信号的识别和疏散逃生能力。
“响铃行动”机制开展以来,警报装置安装330余家,开展“大培训”“大演练”活动630余场次,参与人员7600余人次,利用复工复产开工“第一课”开展应急疏散逃生演练,参与人员2万余人次。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袁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