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刘学俊
责任编辑:李雪
2014年,我国第一份全面部署智慧城市建设的权威文件出台,时隔十年,又一份指导意见的制定公布引发媒体关注。为什么要推进城市的全域数字化转型?怎样让智慧城市运营更可持续?《新闻1+1》连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所、数字孪生与城市数字化研究部主任崔颖,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信息化发展政策处处长马潮江,共同关注:智慧城市,需要怎样的数字化?
时隔十年,如何看待又一份文件的制定出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所 崔颖:我是从两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
历史的视角。这次发布的文件其实是响应了两个大的浪潮。第一个浪潮就是我们城市化发展的浪潮。2014年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率大概是55.7%,到了2024年,我们的城镇化率达到了66.2%,进入了一个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另外就是数字化浪潮。十年前,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是在25.1%,到今年,数字经济的占比达到了43.5%。
第二个视角,就是问题导向的视角。2014年发布这个文件,主要也是为了解决当时智慧城市建设缺乏顶层设计的问题。到了2024年,我们现在的智慧城市建设所面对的问题又不一样了,所以新问题我们就需要有新的文件来解决这些问题。
如何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所 崔颖:智慧城市发展现在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跟广大人民群众期待之间有落差。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区域、人群、领域的均衡性上还有一些问题。所以未来这几年,智慧城市建设得好不好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老百姓、人民群众满不满意,这也决定了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成败和成色。预期到2030年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老百姓更喜闻乐见的智慧城市场景产生。
全域数字化转型,各地如何避免同质化发展?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信息化发展政策处处长 马潮江:避免同质化,不是为了避免而避免,而要因地制宜。各个城市也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城市的发展定位和路径。
①要做好城市本身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分析,不同的城市资源禀赋不同,区位、产业、发展基础、战略导向也不同。所以要发挥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关键作用,必须找到这个城市的瓶颈性、正确性问题,才能真正发挥数字化转型的真正作用。
②从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联动的角度,在智慧城市推进当中,需要更多给基层城市创新空间,多一些试错机会,允许它们基于现实需求倒逼、带动数字化改革,形成可感可知的典型数字化场景。打造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好用的一些场景和切口。
“重建设、轻运营”的老问题,如何破解?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信息化发展政策处处长 马潮江:实际上,这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问题,不同的阶段可能要挑战的要点也不一样。“重建设,轻运营”,我们如果运营不好,就用不好,就很难产生实效。所以说我们的政府在项目投资管理、建设运营的机制方面,包括整个项目的建设周期当中,涉及不同主体的权利责任问题,还需要有一些更好的制度设计安排,来解决长效化的问题。(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初审编辑:刘学俊
责任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