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让核心素养落地

2017-11-1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于伟利

  理念追溯,课程整合的源起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结合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那么,如何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我们认为,那就是进行课程整合。

  所谓课程整合,就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国家课程的有效开设,也就是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我校自2016年开始推进“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是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整合,整合后的“七彩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重在打通单元内和跨单元,学科内和跨学科,以及相关拓展类的逻辑联系,将学科知识、生活实践、课内学习、课外拓展等诸多方面进行紧密联系、延伸,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生本体验、生活积累和生命感悟的内在基因,力争让学生的素养提升成为可能并真正落地。

  五条路径,全面实施课程整合

  2016年9月,在课程整合之初,枣庄市实验小学的各学科教师对国家《课程标准》进行了非常认真的研读,认真分析现有教材,提炼学科精神、梳理学科目标……教师不再抱着教材教死书,而是从原来的以教材为中心,走向了以孩子为中心。教师们以教研组为单位,深度咀嚼课标,反复集体备课、联合教研,明确教学目标在不同学科间、学段间,内容的连贯性、传承性,理清课程目标整合思路,然后再个性化、主动性、多元化地设计教育教学活动,进而进行交叉螺旋式教学目标整合。

  我们从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科教学设计入手,实施了单元内整合、跨单元整合、学科内整合、跨学科整合和拓展类整合的“五原则课程整合”方式。

  单元内整合。学科教师根据本单元的教材体系,结合学情,研究教材,进行整合。“单元内整合”注重“整合优化”,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以整体性的视野整合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实践,期望能达到“多快好省”的境界,实施单元主题教学。例如:我校语文贺敬珍老师在执教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发现《恐龙》、《海底世界》两篇课文同为说明文,便指导学生对两篇课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篇课文在结构上都是总分结构,写作方法上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几种说明方法,最后通过对两篇课文的整合对比学习,巧妙落实了“学—练—用”,从而达到了高效的课堂效果。

  跨单元整合。在学科教材的不同单元中,涉及到相关、相近或相连的知识体系,经过重新统整、组合后进行整合教学。例如:我校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发现其语文上册中的《识字1》采用词串的形式介绍了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课文《秋游》描写的是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大自然中的欢快心情;《练习一》的读读背背要求读背四个描写秋天景色的成语和一首短诗《秋天到》;《练习二》中的做做说说要求观察秋天大自然的变化,将自己看到的秋景画下来或写下来。他们就将以上内容设计成一个综合性的主题单元《美丽金秋》,既能避免由于内容的重复造成的时间浪费,又能打破学科单元,统一整合教学资源,使学科知识相互融合,省时高效。

  学科内整合。在某一门学科内,在原有的国家统一《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打破以往只使用一本教材、无法兼顾其他教学资源优势的局限,改变固定课时以及按统一教材设定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的课程实施方式,通过引入多种教材、多种资源,调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进度、重新设定课时长短。

  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明确提出了量的要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在“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在语文课程整合过程中,阅读教学的整合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如何让课外阅读走进课内,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以我校四年级为例,对阅读课程的整合做了以下尝试与探索。

  (1)在比较鉴赏时推荐同类阅读。例如:我校赵敏老师在执教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时,让学生对比阅读《牵着母亲过马路》,学生发现这两篇文章主题是一致的,都表达了儿时母亲对自己的疼爱,体会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进而回馈母爱的故事。接着阅读宗璞的《我的母亲是春天》,进一步体会母亲的坚强,勤劳,体贴,细心,任劳任怨以及对亲人充满无微不至的爱。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以“母爱”主题阅读,学生先后阅读了季羡林的《我的母亲》;丰子恺的《我的母亲》;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冰心的《寄小读者》,周末还布置一项实践作业:用心抱母亲,认真观察,妈妈发生了哪些变化。并以《第一次抱母亲》为题,写一篇作文。当孩子们的文字流淌于指尖,当情感充盈着内心,学生不仅学到了一篇课文,更收获了内心的陶冶,体会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此时的语文课,就变成了“大语文”。

  (2)在释疑解惑时补充相关阅读。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难点、疑点。此时,以教材疑难问题为切入点选择课外阅读材料,学生就会主动进行阅读、比较、分析、整合,这既有助于解决疑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又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进而形成另一种认识,另一种思维。如:我校韩琳琳老师在执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时,因为文中人物宋庆龄离学生较远,在处理探究“故居——樟树——故居主人”之间的关系,理解宋庆龄同志的高尚人格的教学的难点时,适时补充《宋庆龄传》中“宋庆龄追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的短文,并推荐阅读《宋庆龄传》,由课外阅读带动课内文本解读“以读促悟”“以读解读”,通过拓展阅读,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一举而多得。

  (3)在学法迁移时拓展课外阅读。古人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知所以出。”我们充分发挥教材的范例作用,坚持以教材为本,让学生通过课文品读,了解掌握基本的阅读过程、阅读技能,并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使学生掌握方法,不断地从中汲取营养。在用足教材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与课内文体或内容、写作方法上比较相似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整合,组织学生在课后用课内阅读的方法来阅读拓展性材料。如:张敏老师在教学《三顾茅庐》一文时,因为《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众多,且性格鲜明,于是在讲授时,重点引导如何抓住关键词体会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体会张飞的脾气暴躁;刘备的求贤若渴;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又因为课文直接呈现的是刘备第三次到隆中请诸葛亮出山,学生纷纷质疑: 刘备前两次是怎样请诸葛亮出山的呢?关羽张飞又是怎样表现的?诸葛亮是一直没有理他吗?……好奇心点燃了学生阅读的火种,结合我校三月份恰好是读名篇《三国演义》,便顺势推荐阅读。有了好奇,有了疑问,阅读还难吗?这样课内外有机地整合起来,把课内所得之法,及时应用于课外阅读之中,以求化方法为能力,使课外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又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学习知识,增长见闻,以求以课外促课内。这样,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文本便不再是孤立的一棵树,而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4)在读书展示时提倡花样阅读。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要让儿童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为此,我们为给学生搭建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不定期在班级举行好书推荐会——“我最喜欢的一本书”;阅读心得交流会——共读一本书时谈思考和感想;“朗读者”,“课本剧表演”“阅读PK赛”等等的活动,通过这种成果展示,使其相互借鉴,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我校利用课程整合后的多余课时,在全校实施“七彩阅读”工程,每个班级每周均有纳入课程表的两节连堂的阅读课,低年级读童话、寓言、绘本等;中高年级名著、文学、整本书等,有效地落实了我校的《读名著》课程。另外,在每天早晨的晨读诵读课中,在全校均设有《诵名篇》课程。以上举措很好地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量,轻松有效地落实了《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阅读量的目标要求。

  跨学科整合。将存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进行统整。即打破以往泾渭分明的学科间界限,对各科的课程标准进行浏览、集合与重组,以统一的主题、问题、概念连接不同学科,目的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入理解其内涵和外延,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跨学科整合主要以主题课程的方式进行有效实施。

  如: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课文《卢沟桥烽火》《半截蜡烛》《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三篇课文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战争年代的动人故事,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而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的主题为“珍爱和平生活”,正好跟语文教材主题是相吻合的。所以,就将《语文》和《 品德与社会》这两门学科的相近内容统整为“正义必胜”主题。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认识到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所以要珍爱和平,热爱生活。这样就很自然地达了立德树人的目的,提升了学生的素养,还很轻易地处理了两个学科两个单元的内容。

  另外,我们还将《语文》与《道德与法制》、《品德与社会(生活)》、《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进行整合;《数学》与“生活”、《英语》与“生活”进行整合;《科学》与《综合实践》进行整合;《美术》与《综合实践》进行整合等等。

  拓展类整合。就是将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紧密相连,把这些密切相关的东西统整起来,通过观察体验、实践验证、合作探究,学会并具有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从而也使其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有趣、 意义深远、收益倍加。如:我校六年级语文教师、班主任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将《语文》、《美术》、《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及校外相关资源等进行了拓展类课程整合,开展了一次以《端午节话风铃》为题的同题异构系列研究课活动。学生们在《美术课》和《综合实践课》上亲自动手制作风铃,有的同学还邀请专业家长进行指导,制作了更富有创意的端午节风铃;在《研究性学习课》上赏端午节的民风民俗活动;在《信息技术课》上运用信息技术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然后落实在《语文课》上美写“端午节”,最后的制作和写出的内容精彩纷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相关作品还在学校的艺术节上隆重展出。这一系列活动让这个年级的学生收益颇大。

  课程整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通过实施课程整合,我校实行大课、小课穿插进行,除了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外,还利用整合后剩余的课时,在一至六年级中,每周每个年级均开设两节“七彩阅读课”。此外,一二年级普及了围棋课、形体课、舞蹈课、写字课程;三四年级普及了国际象棋课、书法课程;四五六年级普及足球课、网球课程。通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均发生了一系列的良好变化。可以说:课程整合,促进了儿童生命的幸福成长;课程整合,的确让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落地。(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小学  于伟利)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徐梦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