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就开始喝咖啡 才是真时髦

2017-02-15 来源: 新浪时尚 作者: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南京路、霞飞路上,每走几步就有一家装潢考究的咖啡馆,门楣上饰着洋气的名字:沙利文、起士林、马尔斯、DDS、CPC……落地玻璃窗光可鉴人,午后阳光流过丝绒沙发,落地式电唱机懒懒吟唱着爵士乐,金发女侍端着杯盘来往穿梭,小情侣喁喁细语,也有西装笔挺的洋行职员正襟危坐地啜饮咖啡。看起来和伦敦、巴黎的咖啡馆别无二致,在当时的上海,无疑是最摩登的所在。

卡夫卡咖啡馆

  卡夫卡咖啡馆

  可事情又有些不一样。精心构筑的小资情怀挡不住时代巨轮滚滚,这些咖啡馆先蒙战乱,后遭文革,几十年风云动荡,顾客来了又去,店面开了又关,喝咖啡一度被压抑为隐蔽的活动,仅存的只有海燕、上海咖啡馆等几家。如今的人民广场附近,曾经有家卖小吃点心的金陵中路食堂,下午会低调地售卖一角钱的咖啡,装在玻璃水杯里,在一众生煎馒头、小馄饨、鸡鸭血汤的环绕下,袅袅腾起神秘的香气。

  后来,金陵中路食堂被商场取代,海燕咖啡厅变成了银行,就连最著名的上海咖啡馆,撑到了2001年,也无可挽回地关掉了。但终究是有那么一两家存活了下来,记忆着上海滩的旧梦,也温和地接纳着新一代的时髦。

  我们探访了这么几家老上海人常去的咖啡馆,记下所见所闻,算是为这绵延近百年而尚未消亡的罗曼蒂克情调,写下一个小小的注脚。

  德大西菜社

地址:南京西路473号;云南南路2号

  地址:南京西路473号;云南南路2号

  价位:(早7:30-9:30)小杯13元,大杯15元

  (其它时段)小杯19元,大杯22元

  德大是上海西餐百年老字号,但只有起得特别早的人才知道,每天早上,这里会变成一家热闹的咖啡馆。

  厚重旋转木门仿若时光机——门外是熙来攘往的南京西路,门内却是岁月凝滞的时空,喧嚣市声被隔得很远,空气中浮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咖啡醇香。

  沈先生坐在靠窗的桌上,面前泡着两杯茶。他每天早上准时来德大报到,7点半一开门就进来,熟门熟路地去吧台拿玻璃杯和热水壶,泡上自带的茶叶,在窗边固定的位置笃悠悠喝着,等着咖啡烧好,也等着相熟“咖友”们的到来。

  德大早上的咖啡是现煮的,上桌不快,但老顾客有的是耐心。他们几乎也不用点单,谁喝大杯谁喝小杯,服务员全都记得。

  来自云南的咖啡豆一早事先磨好,用类似虹吸壶的小壶烧煮,一壶大约能做五杯。入口味道均衡,没有焦苦,略带酸度,而醇厚度中等。不是多惊艳的口味,但以13元一杯的价钱来说,已算不错。

  老顾客们称德大咖啡为“小壶咖啡”,“小壶”二字,要用沪语娓娓念出抑扬顿挫的声调来。除了咖啡本身,他们还看重搭配咖啡的浓郁的三花淡奶,并以极郑重的口吻宣布:

  “奶精阿拉(我们)不吃的!”

  除此之外,在德大喝咖啡其实没多少讲究。有人爱喝不加糖不加奶的“清咖”,有人爱倒大量淡奶下去,调成醇厚“奶咖”,也有加了奶和糖,还带来大饼油条就着咖啡吃早餐的——并不觉得谁比谁更高贵。

  但若是跟他们聊起来就会发现,几乎每个老咖友的故事都不一般。有的曾留过洋,有的与外国人做过生意,有的出身名门,动乱中历尽颠沛流离,如今依然西装笔挺地来喝咖啡,风度不减,气宇轩昂……大概都是那个年代最时髦有腔调的人,才会早早与咖啡结下这样深刻的缘分吧。

  沈先生讲起他与咖啡的结缘,也是眉飞色舞,说他年轻时,曾与朋友组过一支乐队,“玩Guitar”,听得我一惊——那可是七十年代的中国!

  为了唱英文歌,他和朋友找了两位留洋回来的老先生学英文,也就跟着他们上咖啡馆。在七十年代,玩吉他和喝咖啡,都是“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被人知道了影响不会好。可年少轻狂,哪里会顾忌那么多?如今他谈起那些往事,依然会笑成眯眯眼:“某某歌手你总归晓得伐,也是玩Guitar的!我们在玩的时候他还没出来呢!”语调中满是可爱的得意,听的人受其感染,也忍不住要骄傲起来的。

  雅士咖啡

地址:武定西路1387号(近江苏路)

  地址:武定西路1387号(近江苏路)

  价位:15-25元

  雅士是间极小的咖啡馆,塞入七名顾客,已经撑得几乎要打饱嗝。

  它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咖啡馆,只开了三四年,但由于实惠,也吸引了不少老咖友。从前叫“8元好咖啡”,那是一杯热美式的价钱。店面翻修后,涨到15元,性价比依然很高。

  而且,比起德大,它有个明显的优点:可以抽烟。爱喝咖啡的多半是老烟民,德大禁烟之后,一杯咖啡没喝完就得出门在路边抽根烟,“不适意”。于是,有些人就来了雅士。

  我们在一片烟雾缭绕中研究菜单,都是常规的美式、拿铁和摩卡。店长(兼任咖啡师、服务员和外送小哥)寡言少语,做起咖啡来,像调配药剂般一丝不苟。

  美式是哥伦比亚和巴西豆拼配而成,中深烘焙,柔和微酸,略有涩感。拿铁用的是现代牧场的牛奶,咖啡味略淡,但有牛奶甜香。老顾客们爱点的是意式浓缩,更加“重口”一些。

  老先生的黑咖啡端上来,照例倒一点三花淡奶和糖进去,一边熟练搅拌咖啡,一边感叹:“现在上了年纪,也不敢多喝清咖了,总归要加点奶进去。”

  他很有兴致地跟我们聊起年少辰光,跟父母上咖啡馆的经历。后来自己去,也必会打扮得齐齐整整,进门点一杯咖啡,并学着外国人的样子,对于送上的糖和奶一概拒绝。

  “要有上海人的腔调!”他表示。

  但他也承认,一开始喝清咖,实在喝不惯。表面上架势摆得十足,品一口还要感叹一句:“不放糖就是好喝啊。” 其实心里觉得有些苦,但也得摒牢了不能讲出来,免得被人笑作“洋盘”(不懂行)。

  那时上咖啡馆的行头也有讲究。统一制式的灰扑扑的工装、中山装,是没有脸面穿去咖啡馆的。年轻人为了时髦,找来印了西方美女头像的《阿尔巴尼亚画报》——当时被称为“欧洲社会主义明灯”的阿尔巴尼亚,是少数与中国亲近的欧洲国家——照着上面的衣服样式,让裁缝将工装裤改造成喇叭裤,又将死板的衬衫领子改成尖领。家里有亲戚在香港的,则盼着亲戚寄些新潮衣服回来,好穿出去显摆。

  于是,当时的咖啡馆里,常有些“奇装异服”的年轻人出入,横条纹T恤、喇叭牛仔裤,还要把手插在兜里,生怕别人看不见从香港寄来的宽皮带。为了让多点人观摩这身新衣服,他们喝完咖啡,往往要在街上兜一圈,走完了T台才肯回家。

  “觉得自己老有腔调额!”老先生总结道。

  过了张扬的年纪,如今他们当然都穿得随意多了。然而咖啡馆里聊天的话题依然新潮,美国总统大选、韩国闺蜜干政,都足以侃一整个上午。还能从年轻时追女孩的心得,一直聊到教人买香水:“个么玫琳凯就是玫琳凯啊,怎么能跟Dior,Chanel比?他不懂,那你跟他有什么好讲的?”

  老先生说得慷慨激昂,手一挥,咖啡蒸腾出的馥郁雾气缓缓扩散开来。

  红宝石

红宝石老店地址:华山路375号

  红宝石老店地址:华山路375号

  价位:10-20元

  虽然老咖友还在活跃着,但他们认可的咖啡馆,毕竟是越来越少了。问来问去,除了德大和雅士之外,也只有华山路上的红宝石老店,还有些老咖友会拜访。

  “现在去得少啦!”德大的老先生说:“座位太少,咖啡也欠缺点。”

  的确,红宝石店内只有几张小桌子,而且大部分被吃着奶油小方的上海阿姨占据。咖啡的名字也容易让人一头雾水,美式叫“红宝石咖啡”,而“冰钻咖啡”其实就是冰美式,都是全自动机器出品。略带焦苦,烘焙程度偏深,像是混合的商业豆,略带氧化味道。

全自动机器打出的奶泡粗糙地浮在咖啡上,无论卡布奇诺还是拿铁,都是水而苦的味道,并没有咖啡和牛奶结合的绵密口感。

  全自动机器打出的奶泡粗糙地浮在咖啡上,无论卡布奇诺还是拿铁,都是水而苦的味道,并没有咖啡和牛奶结合的绵密口感。

  其实,作为咖啡馆的红宝石也有过一段繁华时光。它是中英合资企业,联合创办人过秉忠是英籍华侨,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因此,在创办之初,这里曾是圣约翰校友的聚集地。

  听说如今还有些老克勒沿袭着圣约翰大学的传统,每周打完网球,照旧相约红宝石,可惜我们未得一见。如今的咖啡,大概也远不如当年了。

  凯司令

凯司令咖啡厅地址:南京西路1001号

  凯司令咖啡厅地址:南京西路1001号

  价位:30-70元

  凯司令的咖啡,也一度远近闻名。张爱玲似乎是常客,还把《色·戒》里的王佳芝和易先生也放在了凯司令见面。那里的小壶咖啡加栗子蛋糕,曾是许多老上海人心中的“黄金组合”。

  可如今的凯司令经过数度改造,三楼咖啡厅里,老式桌椅换成漂亮的丝绒沙发和大理石餐桌,吧台后摆上各种银光锃亮的咖啡机,咖啡价格也随之升级。新闻通稿里赞扬它“不失原来特色”,但老咖友们已鲜少拜访。

  咖啡单子比起德大、雅士都花哨得多,价格足以与星巴克媲美。普通的美式和拿铁都要38元一杯,用意大利拼配豆,以家用全自动小机器做成。拿铁不同于标准做法,在黑咖啡上加了一层甜腻的奶油,入口时奶油的甜腻和咖啡的苦涩一并而来。

  菜单上还有68元的蓝山咖啡,磨好的咖啡粉用虹吸壶来煮,等了很久才上,然而口味并对不起这高贵的价钱。想来就算是张爱玲再访,也只好吃吃哈斗和栗子蛋糕了吧。

眼见昔日繁华的老咖啡馆步步衰落,连锁店大肆攻城略地,难免令人伤感,但老咖友们却处之泰然,并不费力抵抗。

  眼见昔日繁华的老咖啡馆步步衰落,连锁店大肆攻城略地,难免令人伤感,但老咖友们却处之泰然,并不费力抵抗。

  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上海咖啡文化另一种形式的延续。就像当年他们被父母带着上咖啡馆一样,如今,老咖友的儿女一辈,也有不少爱喝咖啡的。有的时常出入精品咖啡店,有的干脆自己买咖啡机和豆子回家冲泡,苦香缭绕间,依旧是上海人气定神闲的腔调。

  虽然时代更迭,但说到底,人们依然在以相似的轨迹,重演着几十年前的咖啡风潮。无论工艺如何翻新出奇,概念如何花样百出,上海人的咖啡情结,毕竟是沉淀在骨子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了。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学俊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李同道:认真细致齐心协力 确保大会圆满成功

    2月14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各代表团团长和副市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会议在市政大厦召开。李同道强调,这次大会时间紧、议程多、任务重,要加强领导,周密安排,严肃纪律,确保形成好报告、选出好班子、营造好风气。[详细]

    2017-02-15枣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