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匠艺|探访枣庄制笔工匠 108道工序1支好毛笔

2018-04-2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制作的毛笔

准备制作笔头的毛料

笔头安装工匠专门负责将笔头安装到笔杆上

整理笔头

成品毛笔

工匠王后柏18岁时以学徒身份来到工厂,现在他已经62岁

2015年,阴平毛笔制作技艺成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致敬匠心|精雕细琢,枣庄玉雕师赋予玉石生命

  记者 袁鹏 王震

  108道工序,这不是在制造某种复杂的机械,也不是在缝制多么精美的华服,而只是为了制作一支毛笔。

  阴平制笔技艺由来已久

  据当地人介绍,峄城阴平毛笔起源于阴平东汉时期,从隋唐、宋元历代传承,均为规模较小的小作坊,以家庭为单位操作。在建国前,约有十来家经营者。

  1967年,阴平公社罗庄生产大队响应发展副业生产的号召,利用当地人才,又吸收部分扬州技师,形成了生产规模,成立了枣庄毛笔厂,并于2000年更名为枣庄书源笔业有限公司。

  从108道工序,到1支毛笔

  走进厂区可以看到多个白墙红瓦的老式厂房,一只花猫看到有人走来赶紧躲进了阴影中。走进厂房,除了电灯基本看不到别的电动工具,制笔工匠们依然在用老式的手工工具加工着一支支毛笔。

  一支笔的生命从原材料的挑选开始,根据型号、用途等不同,毛笔的笔头材料也不同,常见的有羊毛、猪毛、黄鼠狼毛等,而且通常一支笔要用到数种毛料才能配出最合适的效果。笔杆多用竹制,一般是从福建选购,直接运来。

  材料选好之后一个车间制作笔头,另一个车间制作笔杆,做好之后笔头被送去和笔杆汇合焊到笔杆上,之后还要对笔头进行整修,笔杆上再刻上字就可以送去包装了。大体的制作流程虽然就这几项,但从头到尾实际上有108道工序,非常复杂。

  老工匠,近半个世纪坚守制笔工艺

  工匠王后柏18岁时以学徒身份来到工厂,现在他已经62岁,多年来他一直专门研究笔头的制作。他说,初始的原料实际上就是一堆碎毛,整理这些毛需要用石灰水浸泡,以起到脱脂等作用,光是这个时间就要36小时甚至48小时。处理好之后再根据笔头的尺寸长短下料,笔头上边尖底下粗的形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通过搭配各种长短的毛给配出来的。制作笔头还要注意笔管的大小,笔头大小要正好,大了装不进去,小了就容易掉出来。

  笔头安装工匠专门负责将笔头安装到笔杆上。拿过来笔头之后他先要挑选粗细合适的笔杆,按照规格将笔杆过长的部分给截掉。在专用的工具上,他一边快速选装笔杆,同时迅捷地用铰刀在笔杆一端挖出合适的孔,再把笔头放进去。这个工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没有几年功夫是不行的,新手很容易就会把手弄伤。

  装套上笔头之后下一个工序的工匠要用胶将笔头焊到笔杆之上,等其干燥之后,要用刀具再仔细整修笔头,将笔头上的乱毛、碎毛、无锋毛剃掉,笔头要浸入专用的胶,来修齐修圆修直。再经过经过刻字、包装等环节,一支毛笔就可以出厂了。

  2015年,阴平毛笔制作技艺成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占地37亩的鲁笔博物馆目前也在建设中,这也将进一步加强阴平毛笔技艺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田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