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了!|“沙沟受降”寻踪—就在这里,日军向地方游击队缴械投降

2020-09-0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孟令洋

  编者按:75年前的胜利,神州欢腾;75年后的纪念,举国同心。战争的硝烟虽已远逝,历史的足音仍有回响。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大众网·海报新闻枣庄与枣庄市委网信办、铁道游击队精神研究会联合推出《我们胜利了!——枣庄境内日军受降地寻踪》大型网络新闻采访,全面展现抗战过程中我枣庄军民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孟令洋 刘潇繁 张钟雯 枣庄报道

  8月27日,烈日当空,晴空万里。行进在薛城区沙沟乡间小道,望着过往的车辆和人流,一切那么美好而又温馨。

  谁能想到,75年前,就在这个地方发生了一场载入抗战史册的事件——沙沟受降,一场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受降!

  “老杨,你给大众网的记者朋友们介绍沙沟受降的情况吧!”一进入薛城区沙沟镇政府,镇上工作人员就把“老杨”推荐给我们。老杨,名叫杨家昶,沙沟镇政协办公室主任,长期致力于沙沟受降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是镇上有名的“文史通”。

  几句寒暄,老杨就风风火火地带着我们直奔沙沟受降地原址。在靠近京沪线铁路附近的一片草丛中寻找一番后,一块高约30厘米的大石头显露出来。老杨面色顿显凝重,指着这块大石头,“这就是受降地制高点”,75年的风霜雨雪和历史变迁,原本的小山坡逐渐变成如今的模样。

  沙沟受降,作为一次日军向地方游击队缴械投降之举,在国内抗战史上十分罕见。(图为沙沟受降地原址)

  抚摸着这块见证历史的大石头,老杨向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讲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3日日本政府签订投降书,抗战胜利结束。鲁南区党委根据朱总司令的命令,集中兵力向敌占区进攻,收缴日伪军的武器装备,接受日军投降,鲁南铁道大队队长刘金山率领队员,日夜追击日军。当时驻临枣日军连同其家属600余人和同兖州等地300余名共有1000多人的日本兵力都集中在临城。

  时任鲁南铁道大队政委的郑惕,作为我方代表在临城附近姬庄村一个农户家,与日军代表小林谈判,但两次谈判皆未谈成。日军虽然已经承认战败投降,但是态度非常坚决顽固,声称蒋、日双方有协定,就是缴枪,也得交给国民党部队,不能交给共产党。谈判同时,驻临城的日本铁道警备大队和铁甲列车大队有两千多名日军,加上日本妇女及儿童共有三千余人。他们想趁黑夜从临城乘火车逃向徐州,在徐州向国民党军队投降。

  他们没想到的是,鲁南铁道大队早就看出了日军的诡计,提前把通向徐州的铁路扒毁,鬼子无法前进,便试图退回临城。鲁南铁道大队事先埋下的炸药又炸断了鬼子回临城的铁路,将孤立无援的日本鬼子困在沙沟火车站三天三夜……

  沙沟站遗存日式老建筑

  讲到这里,老杨指了指身后的火车站,“这就是当年的沙沟火车站。”当时,临城沙沟镇还驻有一个伪军团,要想使日军投降得先消灭这支伪军。但沙沟火车站被日军占领,如果铁甲列车开到沙沟站,将会给新四军解放沙沟增加更多困难。为此,鲁南军区决定,派出鲁南铁道大队队长刘金山前去沙沟,同日军铁甲列车大队长太田谈判;政委郑惕前往姬庄与日军联队长官谈判,不准干涉新四军剿灭伪军的行动。后来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战斗,生俘伪军百余人,并占领了沙沟镇。

  解放沙沟以后,日军大队长太田还是不答应缴械,而是要见“大太君”(指鲁南军区的高级领导人)。了解这一情况后,鲁南军区司令员张光中指令鲁南铁道大队队长刘金山前去和太田交涉,并要尽可能说服他们无条件地缴械投降。

  沙沟受降复原场景

  几经谈判,被围困在沙沟的日本侵略军黔驴技穷,最终决定向鲁南铁道大队交出所有武器,无条件投降。沙沟受降日军共缴出山炮2门、重机枪8挺、轻机枪100多挺、步枪1000余支、炮弹、子弹等其他军需物资一大宗。受降仪式结束后,日军由铁路游击队押送至韩庄,然后由徐州返回日本。

  日军缴枪后,中共中央华东局出具了公函,如约将日军遣送回国。据史料记载,沙沟受降,作为一次日军向地方游击队缴械投降之举,在国内抗战史上十分罕见。

  沙沟受降过程中,太田说:“你们游击队是在铁道上战斗的,我们也是在铁道上战斗的,但我们最后败给了你们,我们向你们投降。”后来这句话被编入了电影《铁道游击队》鬼子投降时的一句台词。

  沙沟受降相关史料

  诗人食指有首诗叫《相信未来》,他说:“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当年场景,历历在目,历史可鉴,催人奋进!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张达伟

责任编辑:刘学俊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