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达伟
责任编辑:15006716157
枣庄市市中区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乔阳 枣庄报道
近年来,市中区始终将工业发展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第一引擎”“第一抓手”,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新材料、环保水处理剂、高端纺织服装、大健康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了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
2020年,四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3亿元;全区集中签约工业项目21个,合同投资总额120.6亿元;2020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高于全市平均11.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0.1%,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34.5%;纳税过千万元、过百万元企业分别达到32家、224家。
2021年1-5月份,市中区新签约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 36 个,其中,5月份签约项目10个,包括总投资100亿元中建材研究总院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80亿元的“中国兽药谷”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浙江正凯集团20万纱锭和3万吨漂染项目等项目。而仅5月份,集中开工的新项目就有5个,包括了总投资20亿元的未来易购箭牌北方总部基地和跨境电商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山东晟达菲尔生物公司健康休闲食品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江苏万邦肝素钠生化医药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康仑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顺丰速运枣庄陆运枢纽项目。
市中区以高速发展势头,奔涌向前,以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做布局,发挥所长,建园区、抓产业、拼项目,用这一个个的成果说发展、定目标,让市中区这个老工业基地,重振工业、重塑辉煌,跑出加速度。
四大产业集聚 绘制产业图谱
将优势最大化,将产业集聚化,是市中区在实现高质量发展道路中,精心绘制的产业图谱,将凝聚产业链条、发挥特色优势,打造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从2018到现在,新材料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并朝着千亿级的规模迅速发展扩张。2018年11月,市中区与中国建材研究总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2019年9月18日,中国建材集团(枣庄)新材料产业园揭牌暨合作签约仪式举行,在现场中国建材集团(枣庄)新材料产业园,山东省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筹),中建材科创新技术研究院,中建材光芯科技,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枣庄公司六个项目进行了集中揭牌。而目前,市中区正在加快落地建设中国建材集团先进光子材料、特种玻璃及航空透明件、玻璃钢及复合材料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平台,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2019年2月,核心区占地1000亩的鲁南大健康产业园开工建设。园区成功引入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依托其成熟的技术、人才和独特的成果转化模式和经验,打造既具有研发优势又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系统化产业服务能力的平台载体,建设医疗器械产业园;同时,依托中国兽用药品监察所、中国兽药协会丰富的企业资源和研发背景,打造国内知名生物兽药示范园区,规划建设“中国兽药谷”。而围绕着医疗器械和生物兽药两大重点,以先期入园项目为基础,推动了更多关联企业的集聚发展。
除此之外,以泰和、新锐化学等5个在建项目为主力,推进中科化学、鑫泰等5个拟建项目建设,加速向内循环和上下游产业布局的百亿级环保水处理剂产业集群;以正凯新材料为引领,依托工业互联网,培育智能化工厂样板示范,带动维高纺织、鲁瑞针织等传统纺织服装企业智能化提升。同时,整合市中区纺织服装资源优势,规划集辅料制造、成衣、品牌建设为一体的百亿级高端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工业链条汇集 谋长远发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6+3”现代产业体系,市中区不仅出台《市中区“工业强区、产业兴区”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市中区“工业强链”三年计划》,在强化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外,还发展出16条优势产业链的生动局面。按照“立足当年、计划明年、规划后年、谋划长远”原则,梯次打造市中区重点项目战略储备,常态化形成“四个一批”良好局面。
同时,还将市中区的招商引资精度提升,由区工作专班精心绘制产业图谱,分产业链制定链条细分产业、链上存量企业、在建项目、重点招引企业和机构、创新平台、问题困难等六张清单,为精准开展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此外,各链条牵头单位均建立工作台账,定期调度在谈项目、签约项目、在建项目、存量企业膨胀扩规等进展情况;分链组建招商小分队,扑下身子搜集信息线索,主动出击策划招商活动。2021年以来,外出开展招商活动2次,已签约项目13个、145亿元。
2021年,市中区的9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将达630.2亿元。市中区严格执行“红黄绿”三色制度,全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打破常规、压茬推进,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抢时间、抓进度、赶工期,持续加快建设步伐。同时,市中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围绕手续办理、附着物清理、土地供应、基金保障、专项债争取、政策性贷款投放等要素,实行专班推进,快速落地达产。
市中区把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引进上升到战略高度,深入实施“产才融合发展工程”,打造鲁南智能制造加速器,今年第一季度柔性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6人。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结合枣庄市“双千”工程,深入推进区“三百”工程,加快天一实业、红三叶钢结构、鲁源电器等企业技改步伐,由单纯设备更新、技术引入向产业链协同改造、技术自主研发转变,引导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不断增强传统产业发展活力。同时,突出智能制造赋能,重点打造伊德贝尔、金顺怡等一批智能制造企业,加快泰盈科技、光明大数据中心等数字经济项目建设,努力推动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通过合作共赢,将更多的人才、技术要素向市中区的产业集群集聚,最终促使市中区的工业强区战略越走越实,越走越远。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初审编辑:张达伟
责任编辑:15006716157
近年来,市中区始终将工业发展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第一引擎”“第一抓手”,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新材料、环保水处理剂、高端纺织服装、大健康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了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