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枣庄市共审查规划行政许可事项328件,涉及项目306个

2023-09-15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田甜

  大众网记者 田甜 枣庄报道

  9月15日上午,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城乡发展新闻发布会在枣庄科技馆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枣庄市共审查规划行政许可事项328件,涉及项目306个,其中审查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33个,建设用地规划许可105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112个,建设工程竣工规划和土地核验77个,乡村建设规划许可1个。

  枣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瑜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市城乡规划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李颖杰,市城乡规划事业发展中心党总支专职副书记褚高瞻,市城乡规划事业发展中心人事科副科长孙彬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李颖杰介绍说,规划管理工作是一项体现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的重要工作,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枣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服务“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坚持以科学规划为指导,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引领作用,踔厉奋发,担当作为,全力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夯实规划管理基础

  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巩固和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成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入落实上级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不断提高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完善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依据,切实维护国土空间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加快构建“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枣庄市正逐步建立市、县(区、市)、镇全覆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类型齐全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枣庄、滕州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按程序上报省政府审查,市域范围内镇国土空间规划已全面启动。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衔接交通、能源、水利、民生等15项建设类专项规划,文保、环保等9项保护类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工作持续推进,不断规范现有控制性详细规划评估调整,加快编制重点片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按照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应编尽编”原则推进村庄规划编制。

  积极发挥详细规划法定作用。坚持把详细规划作为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城乡建设项目规划许可以及实施城乡开发建设、整治更新、保护修复活动的法定依据。规范详细规划工作程序,2023年3月,本局制定了《枣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调整办理规程(试行)》,指导开展了7个园区、片区控规修编。不断提升详细规划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加强人口、经济社会、历史文化、自然地理和生态、景观资源等方面调查,找准空间治理问题短板,为提升城市品质、建设有温度的城市描绘“空间蓝图”。

  健全规划审查审批机制,完善规划管理制度

  加强和改进规划工作是一项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采取有力措施,打破陈规,在工作理念和方式上寻求全方位的创新,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寻求全方位的突破,在队伍素质和能力上寻求全方位的提高,用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解决规划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推进规划管理事业健康发展。

  优化审批流程制度,提高规划审查审批效率。为优化审批制度,提高审查审批效率,对原枣庄市城乡规划委员会进行调整和完善,成立了枣庄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一般项目,经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规划技术审查例会审查通过后,转市行政审批大厅发放相关规划许可;重要节点、重要地段的建设项目,经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规划技术审查例会审查后,报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联席会议审议,审议通过后转市行政审批大厅发放相关规划许可。

  聘请高水平专家团队,提升规划设计质量。为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水平,依据法律法规并按照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有关文件要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推动提高建设项目专业设计质量,聘请知名规划设计团队来枣庄开展规划编制,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及南京国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编制《枣庄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聘请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枣庄市山亭区中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建立了建设项目规划管理专家评审会议备案制度,创建了枣庄市规划建筑专业专家库,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多评合一”专家30余名,全面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规划专家评审相关工作。今年以来,已召开市级专家评审会20次,评审各类规划项目25个。

  严格规划审查许可,增强规划管理执行力。市、区各级规划主管部门严格落实部、省相关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加强规划建设管理,本市规划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今年以来,全市共审查规划行政许可事项328个,涉及项目306个,其中审查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33个,建设用地规划许可105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112个,建设工程竣工规划和土地核验77个,乡村建设规划许可1个。

  优化工程领域营商环境,创新规划管理审批方式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面落实省、市数字赋能工作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高规划审批电子化水平,在实行规划审批全程网办、“多审合一”“免申即领”“多证合一”的基础上,通过流程再造,创新规划管理审批模式,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自然资源和规划力量。

  聚力流程再造,实现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免申即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为目标,在办理规划许可手续环节和时限上努力做“减法”,在服务过程和保障上积极做“加法”,创新审批模式,成功推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免申即领审批流程。该政策实现了用地和规划并联审批,从规划管理方面推动营商环境提升,实现了全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免申即领”全覆盖,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签署表扬以及省自然资源厅在全省推广。

  聚力数字赋能,实现规划审批全流程“电子证照”。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归集运用,促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进一步提高便企利民水平,结合工作实际,本局创新全面推行规划审批事项电子证照,在全市范围内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5类规划审批证书全面启用电子证照。电子证照通过部门内部共享获得,解决了原来在规划审批过程中重复提交材料的问题,让企业和群众真正受益。

  聚力互联互通,实现建设项目信息“共享推送”。今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创新运用信息化手段推送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建立行业监管与相关部门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工作机制。本局先后与市人防办、城管局、财政局、住建局等部门建立并优化规划管理行政事项抄送机制,健全建设项目信息共享制度。借助“枣庄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统一配置账号,已实现即办即送和信息共享,大幅度提升了管理工作质效。

  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工作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城乡综合承载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枣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工作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创新规划理念,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全面构建完善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袁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