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袁鹏
大众网记者 田甜 枣庄报道
12月22日上午,系统谋划,高位推进,全力实施健康枣庄建设“十大行动”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枣庄市基层医疗机构“一类保障”率较去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社区医院实现区(市)全覆盖,1631家村卫生室安装了“智医助理”辅诊系统,电子病历规范率提高到98.7%,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市政府副市长刘吉忠,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杨雷,市体育局局长林捷,市医保局党组书记李鑫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磊主持发布会。
刘吉忠介绍说,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市实施健康枣庄建设“十大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聚焦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强化统筹调度,压实工作责任,强力推进落实,“十大行动”各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强基行动
稳步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全市65家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8%的村卫生室均配备智慧随访和康复理疗设备,超省定目标8个百分点,217所中心村卫生室添置了心电图机等设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逐步提高保障能力。基层医疗机构“一类保障”率较去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社区医院实现区(市)全覆盖,1631家村卫生室安装了“智医助理”辅诊系统,电子病历规范率提高到98.7%,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切实筑牢中医药服务网底。评选基层中医药特色服务示范单位59家,其中国医堂、中医馆9家,村卫生室50家。成功创建15家省级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和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依托4家县级中医医院和山亭区人民医院建成5家智慧共享中药房,实现药采、审方、调剂、煎煮、配送的统一数字化管理,提高了中药煎煮的质量与效率。
二、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内涵提升行动
大力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市立医院急性脑血管介入诊疗专科成功创建为省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市中医医院肛肠科、针灸科通过国家中医优势专科省级评审。目前,全市共有省级重点(精品特色)专科20个。年内成功搭建市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并与省平台完成对接,全市80%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实现检验结果跨机构调阅,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累计采集电子病历数据8亿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亿条,有效破解了医院间查验结果互不相认、重复检查等难题。同时,在全省率先实现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门诊诊间结算,受益患者70余万人次,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就医便捷度。
三、优质医疗机构规模扩增行动
成功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枣庄医院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签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四方协议”,枣庄市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稳步推进,东方医院先后派出80余名医疗专家及管理人员来枣共同开展工作,同时枣庄医院选派两批26名业务骨干赴东方医院交流学习。不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投资4.1亿元、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的市胸科医院改扩建项目已经完成内部装修,年底具备使用条件;总投资53.2亿元、建筑面积56.9万平方米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新建病房楼项目与滕州市中医医院迁建项目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广泛开展对外交流。枣庄市立医院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分别在泌尿外科、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等临床医学研究领域签订了合作协议,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成为首批国家骨科医学中心骨科临床研究伦理审查联盟成员单位,枣庄市医疗机构与国家级高水平医院的交流协同、创新发展不断深入,构筑了良好的医疗合作生态圈。
四、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强化行动
积极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建设,目前各区(市)疾控中心A、B类设备配备率均达到100%,滕州市、市中区、峄城区和台儿庄疾控中心建筑面积和实验用房已经全部达标,薛城区、山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按照省标准加快改造,预计明年可投入使用。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自然疫源性疾病方向)”专科入选2023-2024年度山东省公共卫生重点专科建设名单。制订出台《枣庄市洪涝灾害卫生应急预案》,新组建医疗救护、防化防疫等3支应急处置队伍,启动市、区(市)两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基层背囊化医疗应急小分队建设,建成市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3家、区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2家,卫生应急处突应变综合能力稳步提升。
五、医疗保障政策优化行动
加强医保政策支撑。全市137家医疗机构纳入DRG付费,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专项保障报销比例提高到70%。开展国家集采药品进基层活动,首批选取144家村卫生室,将质优价廉的集采药品送到群众“家门口”。完善医疗救助政策。将救助限额提高到5万元,建立因病致贫重病患者救助机制,年度救助限额3万元,提前实现全市基本医保参保人员长期护理保险覆盖率40%的目标。提升经办服务水平。扩大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跨省联网结算医疗机构范围,全市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分别达到218家、36家。
六、市民健身空间拓展行动
积极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编制出台《枣庄市体育公园建设方案》,“十四五”期间枣庄市4个体育公园新建改扩建任务中,已完成薛城区龟山体育公园、台儿庄区滨水体育公园两项任务。稳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两个一”工程、室外智能健身器材、百姓健身房等工作,智能健身设施驿站、国球进社区(公园)等项目进展顺利。全市51所城区、镇域中心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免费向公众开放,全市健身步道累计达875公里,行政村全民健身器材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七、全民健康教育提质行动
健康教育力量不断加强。调整充实市级科普专家库和青年健康科普宣讲团,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健康巡讲专家1600余名,构建了以卫生健康部门为主导,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龙头,城乡基层卫生健康机构为基础,机关、学校、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等重点场所在内的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体系。健康宣传阵地不断壮大。全市共有健康教育基地12个,建成健康主题公园18个、健康步道20余条,在城区主要出入口、公园、广场、居民小区设置健康教育栏4517个,打造健康细胞1778个,健康小屋、健康教育一条街等不断涌现,报刊、电台、电视台健康专栏持续刊播,有效提升了群众健康素养。健康促进活动不断深入。组织医疗卫生专家深入学校、社区、乡村、厂矿等场所开展群众性健康科普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累计组织各类健康培训4600余场次。年内成功申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综合效益评估项目试点城市。
八、全民健身推广行动
积极打造大运河“枣运动、枣健康”和“大运河”系列赛事品牌与特色全民健身活动,完成市第十三届全民健身大会26项赛事活动,参与群众40余万人次,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依托枣庄市立二院挂牌成立枣庄市体育医院,成为山东省第二家市级体育医院,医体融合发展迈出崭新步伐。目前,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0.65%,国民体质合格率在92.98%以上,群众健身意识、健身知识和健身能力明显提高。
九、医疗人才队伍建强行动
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完善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体系,认真落实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引进补贴政策,提升人才吸引力。优化调整人才招聘政策,简化人才招引程序,今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共招引人才118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397人,遴选2022年度卫生领域枣庄英才5名,柔性引进医疗专家15名。组织1151名卫生技术人员开展业务培训,选派335名技术骨干到知名院校进修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十、康养产业突破行动
大力发展医药健康产业。新签约亿元及以上项目24个,总投资额70亿元,其中10亿元-50亿元项目4个;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20个,其中10亿元-50亿元项目4个。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能力。新建、改造敬老院28处,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滕州市金桂园康养中心、峄城区夕阳红养老服务中心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提升了养老机构长期照护能力。年内滕州市获评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县。打造中医药特色康养服务。积极推广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枣庄市立二院、山亭区人民医院、枣庄市仁慈老年托养康复中心成功创建为全省第二批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初审编辑:李婷婷
责任编辑:袁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