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共清收盘活资金2.78亿元,案件调解成功数量居全省首位!

2024-06-0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田甜

  大众网记者 田甜 枣庄报道

  7日上午,“强化法治服务保障 助力重点项目落地见效”新闻发布会在枣庄会展中心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3年以来,枣庄市共受理金融调解案件1638件,调解成功976件,清收盘活资金2.78亿元,案件受理数量、调解成功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良三介绍,在“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统领下,为切实解决金融行业涉企纠纷多、风险隐患多、化解难度大的实际,市司法局、市人民法院联合人民银行枣庄市分行推行“非诉挺前、多调联动、多元化解”的金融非诉调解“枣庄模式”,全面化解金融行业风险隐患,有效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3年以来,全市共受理金融调解案件1638件,调解成功976件,清收盘活资金2.78亿元,案件受理数量、调解成功数量均居全省首位。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建网络、抓规范、强队伍的工作。组建金融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工业园区调解室,把人民调解功能引入涉企领域。与6家基层法院签订合作协议,实现与法院诉调对接全覆盖。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金融纠纷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措施,明确调解组织架构、范围、程序等内容。选聘律师、退休法官等149位金融纠纷调解员,为推动调解工作提供人力保障。

  二是做好建机制、优流程、强保障的工作。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多调联动、多元化解中的“瓶颈”问题。推动金融消费纠纷和涉企纠纷调解网与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对接联动,开展多案同调、多案联调,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将调解案件纳入市级矛盾纠纷化解“个案奖补”范围,有效激发工作积极性。

  三是做好聚合力、促化解、强实效的工作。采取“调解+速裁”“调解+执行”等快速解纷方式,调解工作由“一元主导”向多元互动转变。推行“马上调”“上门调”“一起调”工作模式,走访企业162家,为企业查找法律风险18处,提出法律建议16条,联合处理各类纠纷80余起,帮助企业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帮助银行收回不良债权9300余万元,为市场主体减免部分本金以及利息、罚息、违约金等3100余万元。针对部分市场主体背负历史不良债务、逾期时间长的现状,引导纠纷双方签署调解协议,履约率达97%,有效化解市场主体不良征信问题。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婷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