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红领巾”——记枣庄市立新小学井常琳

2019-08-29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看着高悬的队徽、飘扬的队旗,她的心中总有一股力量在涌动;听着嘹亮的队歌、铿锵的鼓号,她的血液里仿佛有一股激情在沸腾!她,就是枣庄市立新小学少先大队辅导员:井常琳。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她“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枣庄市政府给予她政府嘉奖。

  若问她什么颜色最美?那一定是“红领巾”的颜色。这位年轻的优秀辅导员,以一颗诚挚的爱心和永不枯竭的进取心,为立新小学的少先队员们组织策划了一个个充满生机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扣好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从2011年担任立新小学少先大队辅导员以来,井常琳就特别注重少先队活动对队员的教育价值。她认真探索,创设出了多姿多彩的各种少先队特色活动,像万花筒一样,映照出队员自主阳光成长过程。

  仪式感让孩子终身难忘

  “用心灵火花点燃‘红领巾’之光,把光和热献给最光辉的‘红领巾’事业。”这,便是井常琳的教育梦。从接过大队辅导员工作开始,她就怀着这颗初心上路了。刚到任的那段时间,她发现校园里的红领巾和她想象的不一样。孩子们有的根本不戴红领巾;有的就随意塞在口袋里,检查的时候才带上;有的在红领巾上写名字、画记号;甚至有的把红领巾当绳子,拴在垃圾桶上当把手。当听到学生们说:“我们都觉得戴红领巾太麻烦,没什么用。”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幕,听着学生的话,她意识到,作为一名辅导员,仅仅讲道理是不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感人。她开始想办法增强孩子们对少先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帮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于是,她开始四处查找资料,终于有一天在《辅导员》杂志上看到江苏省总辅导员华耀国老师的一篇关于“仪式教育”的文章使她深受启发。对!用仪式让孩子们真正了解红领巾,认识红领巾、喜爱红领巾!从那时起,便成了华耀国老师的铁杆粉丝。节假日里,华耀国老师去哪里作报告,她就追到哪里,并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寻找机会向专家一一请教。在井常琳的努力下,2011年6月,立新小学率先在全省创新开展了入队仪式内容——从老队员为新队员佩戴红领巾,到新队员在队旗下庄严宣誓;

  从家长为新队员赠送“入队纪念品”,到传递好家风;从传递国旗、党旗、团旗、队旗四面红色旗帜,到高呼“红色旗帜 代代相传”;从新队员向家长行感恩成长礼,到他们骄傲的说“我长大了!”。

  每一个环节,都让队员体会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参加这样有仪式感的入队仪式以后,校园里的红领巾们悄悄的变了,校园里再也看不到随意丢弃的红领巾了。记得,新队员王诺诺的家长第二天专门找到她,说:“井老师,你知道吗?诺宝昨天晚上,睡觉都不愿意摘下红领巾,我怎么劝也没用。”还有的家长说,即使摘下了,孩子也要小心翼翼的叠工整放在枕头边,生怕弄脏了、弄丢了。

  现在,立新小学的少先队入队仪式,已经成为全市甚至全省少先队仪式教育的标杆。井常琳也成长为山东省少先队工作的专家。山东省少先队总辅导员张燕这样评价她:“井常琳老师在少先队规范化建设上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她组织的各种体验活动,结合了时代特点,激活了少先队教育的活力,让少先队走出表演化、木偶化活动的围苑,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新格局。”

  润物无声的体验教育

  “看到的记忆不深,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亲身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就像入队仪式一样,她精心策划每一个少先队活动,用心设计每一个活动环节。例如:入队前教育、少先队员代表大会、红宝当“妈”责任大、与留守儿童的手拉手活动等等,活动效果一次比一次好。

  其中,“手拉手活动”是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的品牌特色活动,是引导少年儿童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一项有意义的实践教育活动。立新小学已坚持开展了20余年。

  2012年春,53名立新小学的少先队员及家长在井常琳的带领下来到山亭区冯卯镇,与当地53名留守儿童结对子,开展互助交流手拉手活动。有个叫田国的男孩,爷爷和爸爸因为车祸去世,母亲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平时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的他很少与同学交流。但是看到城里来的小伙伴,他异常的开心。他指着立新小学少先队小干部肩上的两道杠问:“你带这个干啥?”她接着反问男孩:“你为什么带红领巾呀?”“这是俺老师发的……”听着男孩的话,井常琳意识到:手拉手不能只停留在物质和情感上,更要渗透到思想里,不能只是小范围的两两拉手,更要让红领巾成为所有城乡儿童手拉手的纽带。不能只让自己学校的队员感受庄严而神圣的入队仪式,要让红领巾的精神,生长为坚定的信仰!

  于是,第二年春天,当他们再次来到山亭区的冯卯镇时,带来的不仅有同学们精心准备的纪念品和心愿卡,还专门给一年级的小伙伴举行了规范的入队仪式。

  活动后,田国跑到井常琳面前,自信的向她敬了一个队礼“井老师好,您每月给寄来的书我都认真读完了,而且我还把它们放到了教室的图书角,和同学一起分享呢!现在大家都特别喜欢和我做朋友”。就像这样,井常琳每走到一个学校都会关心资助一名留守儿童。她说:“我是少先队辅导员,是红领巾拉近了我和这些留守儿童的距离,我要让孩子们通过我的行动,感受到党带给他们的阳光和雨露。”联谊学校的校长也说:“平时我们没少教育学生要爱国、爱党,但从没像井老师组织的活动这样振奋人心,别说是学生,我们在场的每一个大人都深受教育!”

  每一次的成功,都更加坚定了井常琳继续走下去的决心。8年时间里,她带着立新小学的少先队员已经走遍全市50余所偏远农村小学,为他们组织规范的入队仪式,帮他们建立规范的少先队活动室等少先队文化阵地。帮扶上千名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学校都热情的聘任她为学校的“校外辅导员”。

  期间,井常琳主持的山东省《爱心温暖童心——关于开展“心愿直通车”少年儿童关爱行动的研究》课题也成功结题。2015年在全国第七次少代会上,井常琳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这更加坚定了她要做一辈子辅导员的决心。

  做有爱的老师最幸福

  2016年初,井常琳的小家添了一位新成员——她的小女儿降生了。当然,这个春天和往年一样,学校的少先队组织也将增添新的血液。所以,尽管女儿出生不满百天,井常琳依然又重新回到了学校、回到了课堂、回到队员身旁。把一件事做成功不容易,坚持做好一件成功的事,则需要付出的更多。刚进五月,井常琳就开始策划这一年的各项入队季活动和手拉手活动。这个产假,她都是趁着孩子睡着的空儿去见她的学生们;在女儿的床边策划活动方案、认真备课、与联谊学校对接活动细节。家人有时责备:“孩子和学生到底哪个是亲的?等他们长大了,谁还会记得你一名小学老师?!”“我,不求他们记住我,只想帮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为了使手拉手活动顺利开展,入队仪式更加规范,井常琳要和过去一样,提前一天亲自开车到联谊学校去做好对接。这一去一回就是一整天。因为孩子还在哺乳期,所以,干脆就带着孩子和姥姥一起去。孩子饿了就在车上喂,孩子困了就在车上睡。一天下来,老人受累、孩子受罪。第二天活动当天,家人坚决不同意再带孩子去,说:“就算在家吃奶粉,也不这么折腾的去吃这口奶!”就这样,带着家人的责备、带着山里孩子的渴望、带着一名辅导员的责任,她毅然的丢下女儿,早早的来到活动现场。当天的活动很成功,但下午回来的路上就觉得浑身无力、关节疼痛。到家时体温已经是39.5度,到了医院确定为急性乳腺炎。医生说,发炎不能给孩子喂奶。听完医生的话,她心里对孩子是万般的愧疚。从医院回到家,孩子已经睡了。她又习惯性的坐到电脑旁,爱人责备:“再忙也不能不要命吧?!”“今天,外出活动我班的数学课调到明天,我不备好课我心里不踏实!”就这样,井常琳振作自己,打起精神,第二天又准时带着微笑走上讲台。

  转眼,女儿已经3岁了,今年母亲节,幼儿园老师发来祝福视频,很多小朋友都说,祝妈妈节日快乐,但唯独她的女儿加了一句“妈妈,多陪陪我”。“对不起,孩子,这是妈妈作为一名教师的选择”。

  很多时候家人和学生是不能兼顾的,为了学生,井常琳宁可委屈自己的家人和孩子。儿子和她在一个学校上学,虽然她不用像其他家长一样,专门抽出时间去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但是,她的儿子却常常是跟着妈妈第一个到校,并在其他老师都下班以后,独自背着书包,站在传达室等待加班还未回家的妈妈。懂事的孩子也从未埋怨,因为妈妈告诉他,妈妈做的工作很重要!

  用一辈子来备课

  在负责学校德育、少先队工作的同时,井常琳还是一名班主任、一名数学老师。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的她,给自己定下一个标准:两项工作没有主次、都要做好。休息日校园中经常可以见到她忙碌的身影,教学楼走廊里的灯光,常常默默陪伴她工作到深夜。

  她班里的学生家长突患重病,急需到北京治疗。原本开朗活泼的男孩突然变的忧郁起来。为了让学生家长安心的看病,尽快恢复,及时开导学生的顾虑,井常琳成了他两个月的临时妈妈。家里专门添了一张上下铺,学生的衣食住行和他的儿子一个标准。因为得到及时而成功的治疗,学生的妈妈已基本恢复。也就是从那时起,井常琳加入了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行列。等待着,随时伸出手臂,用爱心和行动,点燃生命的希望。

  去年12月28日傍晚,井常琳正在学校为期末复习加班制定计划、整理资料。她突然接到父亲电话说:“我这左手的小拇指怎么突然没感觉了呢?”赶到医院,父亲当时血压高达202,确诊为急性脑干梗塞,需要马上住院。医生责备,再晚一点来,随时会脑出血,就有生命危险了。作为独生女的她,守在未过危险期的父亲床边自责的哭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和爱人换班以后,她还是站在了讲台上。因为,在病房里她是父母的女儿,在家里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在学校她是学生的老师,哪一头她都努力照顾到,哪怕自已累点,也要把心尽到。所以,这个期末她是学校、医院两头跑。医院里的医生护士从她每天带到病房里的作业、试卷就判定她是一位敬业的好老师。功夫不负有心人,井常琳所带班级期末考试再获年级第一,这已经是连续第6次第一名了。她再一次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们,有梦想就要为之奋斗,有奋斗才会有收获。

  井常琳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每一节课都生动有趣,她把知识变成小故事、小游戏,与学生角色互换找共鸣,就这样她的讲课方法有趣、很受学生的欢迎,经常代表学校到新疆及周边农村学校送课交流。

  为提高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深刻透彻地联系生活学习数学。井常琳常常用数学的眼睛去生活。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的认识”一课,她把家里的瓶瓶罐罐、儿子的玩具、文具、用来清洁衣物的粘毛器都搬到了教室,清晰的展现了圆柱的侧面是如何展开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让学生清楚的看到了圆柱里的无数条高。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井常琳推陈创新,想出很多好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摸索出好多进行高效数学作业的好点子。

  井常琳带着孩子们在数学课上,过属于数学的特殊节日——圆周率节。为这个节日,她专门给孩子们买来蛋糕,带着孩子们切蛋糕吃蛋糕,而且还从数学的角度观察蛋糕、认识蛋糕、认识圆周率。为孩子送上“无限不循环”的祝福。井常琳不但注重课堂的启发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课后的自主复习。她每天结合自己的课堂,教会学生们如何梳理知识点、如何整理课堂笔记。为了教会学生们整理自己的“错题本”,她就给孩子们做榜样,认真整理每一次大小阶段检测,学生卷面上的知识薄弱点,整理出厚厚的班级“错题本”。

  在生活中,井常琳看到的万事万物似乎都可以跟她的教学产生关联,她努力用心捕捉着每一个生活和课堂汇集的交点,可以说,她每天都在备课,她的脑子里时时刻刻装着课堂和学生。也正因为如此,她所带的班级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名。她生动、精彩的课堂也曾经多次获得全国、省级、市级优质课一等奖的赛课成绩。

  用一辈子备课,收获的当然是惊喜和成功。

  “松立危崖,尤显其劲;兰处幽谷,不掩其芳。”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办事,扎扎实实做教育。井常琳有热情有梦想,她热爱孩子,喜欢创新,她把少先队工作、教育教学工作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追求,她愿用一生,为党培养更多的、更优秀的、听党话的、有知识的——接班人,她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和红领巾事业,不求回报,无怨无悔,只为梦中的“红领巾”。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杜文川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山东名片"品牌影响力TOP榜网络投票正式启动

    70年砥砺奋进,70年谱写辉煌。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彰显山东经济发展和品牌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助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品牌高端化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由山东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详细]

    2019-12-04大众网·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