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自己 照亮他人——记枣庄十五中马燕苓

2019-09-29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马燕苓,男,汉族,1984年生,大学文化,枣庄十五中物理教师。

  作为一名默默耕耘在山村的普通民办教师的儿子,马燕苓从小受父亲影响,立志做一名像父亲一样受人尊敬的教师,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从教11年来,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连续11年担任班主任,其中8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特别是近3年,马燕苓同时承担两个毕业班班主任的重任。

  马燕苓精心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班主任驻班制度”“小组管理制度”,执教的《电功率复习课》获国家级二等奖、山东省一等奖,所带毕业班重点高中升学率每年都在95%以上。他先后获得“枣庄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枣庄市教学能手”“枣庄市骨干教师”“枣庄市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班主任”等荣誉和称号。

  痴心教育 精心钻研

  马燕苓出生在邹城市北小刘村。这是一座位于山脚下、人口不足200人的小村子。这里的每一户人家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世世代代以在贫瘠的山上耕种为生。作为村里唯一一所小学的民办教师,马燕苓的父亲以农民的朴实和奉献,为山村的孩子们带来希望的曙光。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马燕苓从小就决定向父亲学习,长大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让知识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从聊城大学毕业后,遵循自己年少的志向,2008年,马燕苓如愿以偿地走上了教师岗位,成为了枣庄十五中一名物理教师。怀揣着自己的梦想与憧憬,带着激动与喜悦,他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

  为了尽快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马燕苓认真研读教材,搜索网上资料,耐心向老教师请教,潜心钻研教法,力求用清晰的思路、幽默的表达、风趣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们爱上自己所教学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很短的时间内,马燕苓快速成长为了一名学生喜爱,家长认可,领导放心,业务精湛的物理教师。第一年,他两个学期教学成绩皆为A等,在年度评比中跻身优秀行列。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来说,这是极为不易的。截至目前,他已经连续11年保持这样优异的成绩。

  给学生半桶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马燕苓一直把“学习不止,实践不息”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他广泛涉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和学科专业书籍,博观约取,注重实践。2014年他执教的《生活中的透镜》获市级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同年,执教的市公开课《简单机械》获一致好评;2017年执教的《电功率复习课》获国家级二等奖、山东省一等奖;2016年撰写的论文《微课在摩擦力习题中的应用》在国家核心期刊《中学物理参考》中发表;2017年撰写的《微课在复习课中的应用》荣获“2018年“华东六省一市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年会”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二等奖。

  改革创新 增强活力

  教育是一门科学,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激发学生们内在的激情和动力,一直是马燕苓思索的方向。他坚持每天撰写教学反思、每周发表教学感悟,总结教育经验,大胆改革创新,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增强教育教学的活力。

  马燕苓创新探索了“班主任驻班制”。他把自己的办公桌搬到教室,除正常代课外,其他时间全部在教室中办公,批改作业,备课预习。因为常驻班级,马燕苓可以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上课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提醒与处理,同时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各门学科教学特点和进度、学生反应,做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胸有成竹,对症下药。同时,由于班主任常驻班级,课堂纪律、学生学习自觉性都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实践证明,“班主任驻班制”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目前,作为省重点中学的枣庄十五中,已在全校推广马燕苓创新的这种模式。

  “小组管理制度”是马燕苓的另一创新之举。他把不同层次学生科学合理地分至每组,充分发扬每位学生的特长和个性,让小组实行自我管理,先进带后进,互帮又互助,激发每名同学的内在动力,推动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同时又在小组自我管理中,让学生们的能力得到锻炼,集体合作意识得到增强。2010年,马燕苓所带班级被评为市级“先进班集体”。

  马燕苓多次在本校组织的各种交流大会上做“小组管理制度”经验分享,同时应邀到枣庄市四十中、盈园中学做经验交流。2018年暑假,他还应青岛同仁邀请,做了关于《构建绿色生态班级》的报告。

  马燕苓还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书法展、绘画展、话剧表演,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数名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省级话剧表演。他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践,所辅导的学生荣获“2010 赛季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选拔山东省总决赛银奖”,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活动”中获得金奖。

  为更好地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与体会,马燕苓在2017年创办个人公众号,并经常发表自己的原创文章,同时带领年轻教师从事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的研究。

  不仅教书 更要育人

  马燕苓深知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还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他在日常工作中,不仅注重教书,更注重育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有学生攀比吃穿,自以为家庭条件好就不用好好学习。为防止形成不好的风气,他在当天的班会上讲:“孩子们,我们不仅是家庭中的人,还是社会中的人,更是中国人。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和平生活不是让后辈挥霍的。我们更应不断奋斗,拼搏进取,用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发展、为人民幸福助力。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例外。”说完这番话,他转过身来久久注视着挂在黑板上方的国旗。望着他威严的背影,孩子们惊讶了,突如其来的仪式让孩子肃然起敬。从此,更多的孩子注重德行修养,树立了更远大、更高尚的人生目标。

  几年前,一个学生沉迷网络,一心辍学。马燕苓曾4次到家劝说“请”学生到校上课。一天晚上8点多钟,他接到家长的电话:“孩子至今没有回家!”刚开始吃饭的马燕苓放下手中的碗筷,急忙和家长会合。他一个又一个电话地询问同学,一个又一个网吧地进行查找。终于,凌晨3点多钟在一间网吧找到了这个学生。

  当知道老师找了他一夜时,学生羞愧地低下了头。马燕苓说:“你出走一次,我就找你一次。”学生从此痛下决心,戒掉网瘾。在小组长的帮助下,他渐渐地接受了学习,中考前夕每天学到12点,父母考虑他的身体,让他劳逸结合,孩子却说:“考不上重点高中,我对不起马老师。”最后,孩子如愿以偿,走好了人生的重要一步。

  马燕苓所带的毕业班,不仅重点高中入学率保持在95%以上,而且学生们品学兼优,思想道德素质都非常过关,深刻体现了枣庄十五中“德泽天下,智赢未来”的校训要求。

  点燃自己,照亮他人

  从教这些年,马燕苓一直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栋梁之才作为己任,把学生的未来放在心上,勤勤恳恳工作,热情无私奉献,就像一根蜡烛一样,点燃自己,照亮他人。

  马燕苓身患强直性脊柱炎,每天都在承受着病痛的折磨。严重时,甚至难以正常行走,只能依靠意志力强忍剧痛,扶着栏杆靠着墙一步一步地挪到教室。尽管如此,他从未因此请过一次假,更从未因此耽误过学生一节课。由于身患疾病,又加上长期驻班工作,更加辛苦,有时疼痛难忍,他就在教室走廊专门放了一个垫子,实在忍不住就靠会儿歇歇,缓解一下疼痛。

  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们看到他带病工作,屡次劝他去住院医治,可连续8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的马燕苓总是说:我个人的病痛不算什么,孩子的人生耽误不起。毕业班非常重要,在这关键时期,我要坚持把更多的学生送进重点高中,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次,有位助学家长得知马燕苓最近经常头晕,问:“马老师,你今天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吗?”马燕苓以为要交流孩子的事情,连忙答道:“有啊。”家长说:“班级交给我,你去医院做一下检查吧。”马老师摇摇头:“噢,这个事没时间。”他总是这样,学生的事有时间,自己的事没时间。无奈,助学家长只好把血压计带到学校,在走廊里给马老师量了血压。

  为了在学生体育锻炼时给他们鼓劲打气,身患强直性脊柱炎、腰都直不起来的他,坚持跟学生一起跑步,并不断地提醒激励学生。有位家长感动地拍下了视频,发到百度上,点击量过万,很多网友在下面留言称赞这位敬业的班主任老师。

  每天,马燕苓都是顶着满天的繁星出门,晚上伴着皎洁的月光回家。他是班级到的最早、回的最晚的人。有人问:“为什么要等到最后一个离校?”马燕苓回答:“利用这个时间,我可以给孩子们解答疑问,谈心聊天,最后一个走,还可以保证每一个孩子的在校安全”。

  他曾为解决家长和孩子的矛盾,深夜12点冒雪赶路半小时,最终苦口婆心劝说成功;还曾因严格管理而不被个别家长理解。但他总是任劳任怨,以苦为乐。他说:“为了孩子,上不愧天,下不愧地,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2017年冬天,马燕苓接济宁老家的的父亲来枣庄治病,并在矿务局医院进行了双侧股骨头置换手术。带着两个毕业班班主任的马燕苓白天在校给孩子们上完课,下午学生们五点四十放学后,当他按照以往的习惯,帮助有需要的每一个孩子解决完学习上的困难,送走教室里最后一个孩子时已接近8点钟了。来不及吃晚饭,在寒风中,马燕苓急匆匆地骑着电动车赶往医院。他心疼年迈的母亲,更放心不下术后的父亲。

  在父亲住院的两个星期里,马燕苓白天正常上课,晚上整夜守在父亲的病床前。父亲手术那天晚上,他一夜没睡,第二天仍拖着疲惫的身体给学生把课上完。为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当天的每节课前他都要到操场跑几圈,然后用凉水洗脸。学生们发现老师上课的声音比以往还要大。马老师自己知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思路清晰,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

  马燕苓的孩子现在五岁了,上幼儿园已经两年多了。从他的学校到孩子的幼儿园只有50米的距离,一个在路北一个在路南,可接送孩子的事,完全由同为老师且任班主任工作的妻子全力承担。两年的时间里,马燕苓接送孩子的次数,一双手就能数得过来。孩子的老师都是谁,长什么样子,他完全弄不清。孩子在幼儿园里表现如何,他完全不知道。孩子的教室换了地方,他还是在半年后才知道的。班级里所有的亲子活动以及家长会,他总是缺席,哪怕需要父母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也总是由妻子一人承担。孩子有了哪些长进与变化,他总是在偶尔的一个时间里才察觉到。孩子病了,总是妻子调课请假,带着孩子看医生,带着孩子打针吃药。

  有时候,妻子太忙分身无术,就冲他抱怨,甚至发脾气,掉眼泪,但他总是说让妻子克服困难,理解他的难处,他总是说“刚开学,班级还不稳定,等走上正轨就好了”,总是说“班级刚稳定,还需要巩固好习惯”,总是说“初三到了最后最关键的时候,要稳住班级,稳住孩子们”等等。他的原因与理由总是他的学生,他的班级,他给同是教师的妻子说“我希望孩子们到了我这里能学到东西。我希望把最好的东西传授给他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家长的期望与孩子们的未来,对得起国家的教育事业。”

  马燕苓就是这样,舍小家顾大家,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却总是忘了自己。他就像诗里形容的那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把自己的所有精力和热血,完全献给了热爱的教育事业,实践了年少立下的“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的梦想。过去如此,今天如此,未来亦会如此——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刘学俊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山东名片"品牌影响力TOP榜网络投票正式启动

    70年砥砺奋进,70年谱写辉煌。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彰显山东经济发展和品牌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助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品牌高端化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由山东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详细]

    2019-12-04大众网·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