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因爱心而升华—记明德回民小学艾静

2019-09-29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他们用爱撒播着希望……”这正是艾静,一个来自台儿庄区邳庄镇明德回民小学女教师的真实写照。她助人为乐,用爱心让他人的生命得以延续,兑现了一个志愿者对生命的承诺,同时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扎根乡村 默默耕耘

  作为教师,艾静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对自己要求严格,她以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在平凡的工作中,一步一步实现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人生的目标。

  从教25年来,艾静总是以学校工作为重,从没请过病、事假,没有耽误过学生的课。艾静家住在台儿庄城区,她所任教的邳庄镇明德回民小学是一所较为偏僻的农村小学,交通很不便利。不管风吹雨打、寒冬酷暑,她都骑着电动车去上下班,从没迟到和早退过。早上天还不亮,就要起床给上学的孩子做饭,然后就匆匆地去上班,一踏进学校大门,她就像上足了发条的闹钟,总有忙不完的事。白天上课,辅导学生;中午简单地在学校吃点自带的冷饭;晚上又披星戴月地带着一身的疲惫回到家。到家后,她做饭、洗衣服、照顾孩子,家务收拾完了,孩子也睡下了,她还要准备第二天的课,并把在学校没有批完的学生作业、作文批完,往往到深夜。第二天早上她又准时地踏进了学校的大门……

  艾静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以真挚的爱去体贴、关心、感化、帮助学生,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多年来,她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真心真情赢得学生的爱戴,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识别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和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能力。

  作为班主任,艾静不仅具有仁爱、善良、宽容的胸怀,而且具有真情真意、爱生如子的情怀,她每接一个班都要设立一本“学生成长发育档案本”,详细记数学生身高体重变化情况、患病情况。尤其是“衣着爱好”和“习惯嗜好”,她都细致观察,准确判断学生摄取食物的健全与否。一方面她想办法来帮助学生更正不良择食习惯,一方面及时通知家长注意调节孩子的食谱,保障孩子食性健全。这些举措深得家长称道。

  近年来,农村留守学生越来越多,对他们的教育则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去年,艾静班上有一个叫黄磊的同学,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很少回来。爷爷、奶奶对他的管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慢慢地,黄磊开始逃课,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艾静通过家访了解情况后,找黄磊谈心,多次教育帮助他,并经常给他辅导作业,还给他买文具用品。有时黄磊没有吃早饭,艾静就把自带的中午饭让给他吃,她还积极和教信息技术的王老师合作,在学生上信息课时多想法多帮助他一下。付出总有回报。艾静用爱心终于唤醒了黄磊,使他又回到了正常的学习轨道上来,思想品德表现和学习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艾静十分注重学生品行的培养,用爱心换学生的真心。对于所谓的“后进生”,她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激励的办法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前年她班上有一个叫孙勇的学生,纪律散慢,作业常常不完成,欺负小同学。虽然多次教育,但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怎么办呢?最后,艾静试着寻找他本人身上的优点。比如,他爱劳动,他还十分有礼貌。于是艾静就特别注意他,一发现他做好事就及时表扬,然后还会微笑着对他说:“今天作业完成了吗?我要检查的哟!”随时随地用微笑去鼓励他。在他犯了错误时,艾静也从不大声训他,而是以一颗宽容而博大的心去感化他、激励他。经过努力,孙勇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纪律也好多了。

  “以教师完善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这是教育思想改革的主旋律之一,艾静在从事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是这样思考的,也是这样实践的。她一贯奉行“乘上为范”的原则。25个春秋。她始终如一日要求自己毫无保留地扔掉身“师长”、“权威”的架子,努力摆正自己“学生的学习伙伴”、“参与者”、“协作者”、“服务员”的位置。艾静时时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心态,在教学活动中不搞“君临城下”;不训诫、喝斥学生;处处时时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她与学生间不但凝聚力得以增强,而且亲和力也得到了明显加强。随之而来的是:她的“威严”少了、但“威信”更高了。“独裁”没了,“自主”更多了。许多学生都主动找地闲拉家常,诉说苦闷,畅谈为人处事,倾诉自己的理想。班上的工作也开展得更加主动、活跃了。

  艾静积极坚持在自主管理班级的尝试和不断完善中,充分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持长,不但促进了班队干部队伍的建设,而且还营造了民主管理的氛围,为具有个性的同学提供了展示其个性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艾静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坚持走自主性,开放性、发展性语文教改之路,在区“三六五”生态课堂数学中有所建树,为所在学校乃至全镇语文教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教学中,艾静能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自己设计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和青年教师结成帮学对子,指导多名年轻教师,使他们成为了学校出色的青年业务骨干教师。

  近三年来,艾静带领学生参加各项课外及语文知识竞赛,共获区、镇多次奖励;2012年9月,她制作的课件“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获山东省课件评比一等奖;2010年6月,参加省科室课题研究“学生厌学情绪的调查与研究”顺利结题并收获好评;在小学优质教案评比中,她先后有5篇被区教研室推荐到市参加评比,并有2篇获得了市级奖励。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

  “我只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在别人遇到生命危险时,赶上了,尽自己所能做点事。我相信,在我们台儿庄,无论是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伸出援手的。从报名当志愿者的那天起,我就做好了随时捐献的心理准备,但没想到会这么幸运,还真与有需要的人配型成功了,而且使他的生命得到了延续。”当艾静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了一位北京20岁男孩后平静地说。

  艾静是台儿庄区第1位、枣庄市第9位、山东省第97位、全国第1757位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也是枣庄教育系统第一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女教师。2005年,艾静响应红十字会号召,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2010年4月初,枣庄市红十字会通知艾静:她的造血干细胞与北京一名20岁白血病男孩初次配型成功。艾静当即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履行承诺。5月下旬,艾静老师按规定采集血液样本,幸运的通过了高分辨配型。6月初,艾静在枣庄市立医院进行了体检,顺利通过。7月22日,艾静入住济南军区总医院。7月22日至27日连续五天注射了“粒系生长因子”。 7月27日、28日,经过两天的采集,艾静共捐献了249毫升造血干细胞。捐献结束后,艾静说:“当我看到从北京赶来的工作人员拿走自己捐献的造血干细胞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患者对生命的希望,我自己感到很欣慰、很幸福。”

  山东省红十字会王志民副会长说“艾静的爱心捐献是拯救生命、升华自我的善举、义举和壮举”。患者及家属给艾静捎来了一封感谢信,患者在感谢信中写道:“得了白血病,如雷轰顶,找到相匹配的血源是我们移植的唯一希望,您的无私大爱奉献,使我们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我们衷心地感谢你!是您的出现得以使我们有重生的希望,恩同再造,我们无法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愿我们的恩人万事如意,福安健康!叩谢你的大恩大德。”

  当艾静手捧红十字会颁发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奖牌、证书面对媒体镜头表达感受时,以“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她表示,今后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自己还会义不容辞地去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行列中来,去拯救更多的生命,点亮生的希望。她自己这样说:“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觉得身教胜于言教,我为孩子、为社会做了表率,兑现了一名志愿者对生命的承诺。”

  她是一名平凡的女性,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勇敢的站出来,用她的真诚、用她的无私、用她的大爱,去挽救一个生命。既让人感动,又给人以启迪。艾静先后获得了“枣庄市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荣誉奖章、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山东省红十字荣誉会员”、“枣庄市捐髓救人模范”、“枣庄市第二届道德模范”、“枣庄市百名好人”、“枣庄市红十字会荣誉会员”、“枣庄市‘三八’红旗手”、“枣庄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台儿庄区优秀师德标兵”、“感动台儿庄教育人物”、“枣庄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生命因爱心而延续,人生因经历而精彩。”这正是这位乡村小学教师的感人之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艾静的真实写照。

返回枣庄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张敏

责任编辑:刘学俊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山东名片"品牌影响力TOP榜网络投票正式启动

    70年砥砺奋进,70年谱写辉煌。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彰显山东经济发展和品牌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助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品牌高端化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由山东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详细]

    2019-12-04大众网·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