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车讯
国内汽车误入注意力经济迷途?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统计的数据显示,在我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众多消费者的视线从购车被转移到关注赛事的情况下,国内乘用车在8月份的产量与销量环比出现了全面下滑,同时同比也出现了大幅下滑的趋势。 这一情况表明了,国内汽车注意力经济的特征明显。 什么是注意力经济? 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在对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时也指出:“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
最早正式提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的美国人迈克尔·戈德海伯(Michael H.Goldhaber)认为,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大丰富甚至泛滥的社会,而互联网的出现,加快了这一进程,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过剩的。而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一种资源是稀缺的,那就是人们的注意力。 随着国内汽车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对消费者眼球争夺战的不断升级,不可否认,今天的国内汽车业也逐渐具有了某些注意力经济的特征。突出表现在汽车上市追求轰动效应,消费者的关注度和注意力成为厂家争相争夺的对象,甚至不惜放出豪言,以争夺眼球。在竞争日趋积累的今天,这种做法的积极意义是,可以帮助真正具备实力的车型吸引关注,进而促成市场上的销售和消费潮流。如凯美瑞和新雅阁,悦动、卡罗拉等持续旺销车型。 但注意力经济的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注意力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信息时代的大爆炸,而注意力经济也更多地用来描绘IT产业。这说明注意力经济有着特定的产业需求。而对其他产业来讲,注意力经济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的是这个产业的欠成熟而非契机。 从微观上看,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对汽车厂商来说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极易造成汽车厂商的急功近利。当某些汽车上市的热度很快过去时候,汽车没有形成预想中的热销,于是在追求轰动效应心理的驱使下,汽车厂商又会抛出优惠和降价利器,以求市场的再度关注,但此时往往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此情可待成追忆”。这样一来,汽车厂商难免陷入上市---降价的恶性循环,产品也会流入没落。此外,更有甚者,为了片面追求上市的时机,追求上市效应,某些汽车厂商在汽车生产设计环节把关不严,极易造成汽车质量隐患,从而让该产品一蹶不振。这样的例子在国内车市并不少见。 从宏观上看,汽车产业演变成一种注意力经济后,使得整个社会成为注意力流动的气场。在这种状况下,汽车产业极易受到其他大事件的影响,从而遭受冲击。如今年自然灾害、奥运会举办等大事件的背景下,汽车就遭受了注意力转移带来的损失。就整个社会层面来看,与汽车有关事件未必常有,但吸引注意力的其他事件却无法预料,这在无形中加剧了汽车产业遭受冲击的危险。 那么,究竟汽车的关注度最终受什么决定? 考察决定汽车最终关注度的高低,其一,与厂家的知名度有息息相关,一汽大众上海大众推出的新车,虽然某些车型很快走过上市关注期,但由于厂家的知名度,和产品在厂家中的战略意义,产品还将受到关注。如上海大众的朗逸。 其二,汽车受关注度程度最终还是与车型的市场实力密切相关,即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纵然有依靠成功的上市一炮走红的明星车型,但也有很多默默无闻却靠自己的市场实力仍然坚挺的车型。正所谓水落石出。市场的短暂低迷正让这些实力厂商和实力车型脱颖而出。数据显示,在78月市场回落中,仍有东风日产、广州本田、东风本田等厂商销量实现增长。同样来自国际市场的消息,日产汽车成为美国8月份新车市场的一批黑马,在通用、福特及丰田等巨头销量同大幅下滑的同时,日产的胜出令市场吃惊。这些逆市增长的汽车厂商为国内汽车市场提供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的出现,也真正增强了汽车市场抗干扰的能力,为国内汽车产业的健康和成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其三,某些车型虽然具有车型上的技术实力,但由于这种实力没有卓有成效地转换为市场力,没有被消费者认可,那么这种车型虽有足够的市场注意力,但仍无法避免步入黯淡的境地。 因此,对刚上市的汽车产品来说,注意力虽然是成功的第一步,但并不是形成销量的最关键因素。 |
枣庄香车美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