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徐曙光做客大众网:职业教育“要赢在人生终点线”
2015-07-29 11:59:00来源:大众网
7月21日上午 ,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党组成员徐曙光做客大众网《直通厅局长》栏目,就我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成就和职教人才的培养思路做了详细解读。 7月21日上午 ,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党组成员徐曙光做客大众网《直通厅局长》栏目,就我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成就和职教人才的培养思路做了详细解读。 谈现代职业教育: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是特点 访谈伊始,徐曙光就“现代职业教育”的定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现代职业教育,可以从三点理解:第一,适应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适应每一个人学习成长的需求。第二,有机衔接。学生可以从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甚至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来学习职业人员各方面的技能和能力。第三,多元立交。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还有继续教育之间相互沟通,人们可以在学习和工作之间自由地穿梭往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谈职教成果:技能大赛成绩走在全国前列 据介绍,在不久前闭幕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省选手表现优异,奖牌总数在全国各参赛省份中名列前茅。徐曙光表示,成就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府的高度重视,这种重视最后带动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其次,我省把发展职业教育从基础做起,目前我省70多所高职院校中,30多所是国家级骨干示范院校和山东省名校,500多所中职院校中,100多所是国家级示范校和省级规范校,这些院校的学生培养水平都得到了极大提升。最后,职业学校把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也就是把普及与提高结合在一起,有了一个很广的普及之后,才能在体系当中冒出拔尖人才,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谈发展规划:体系已经建成 关键在于落实 2015年是总结“十二五”,规划“十三五”的关键之年,那么在这个承接发展的关键节点,应该如何谋划我省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对于这一问题,徐曙光表示,目前政策层面已经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现在最重要的是组织实施和落实。 “通过‘三严三实’真正把这些谋划用创新、实干的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当中去,相信在未来,山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会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徐曙光说。 谈学以致用:培养实战人才 把班长变成“总经理” 谈到网友关心的如何让学生学到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问题,徐曙光表示,解决的路径,第一是要坚持在培养目标和方向上,提倡应用型本科和职业院校落脚在学生的贯通培养能力上;第二是明确学校办学定位,建设实训基地和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公共实训服务;第三是在教师培养上着重选择能工巧匠和社会贤达,把他们吸收到职业院校来当老师,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第四是在教学内容上提倡做学教一体化,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具备真才实学和实际操作能力。 徐曙光表示,职业教育要培养实战人才。他介绍:“我们的学校开始和国际大型企业合作,甚至一些班级都由企业冠名,教学方式也结合了企业培训工程技术人员的模式,甚至一些班级不设班长,而设置诸如“总经理”、“人事部”、“生产部”、“开发部”等职位部门,让学生在学校就感受到真实的用工氛围。” 谈校园文化:以德育教育应对“青少年成长中的烦恼” 针对网上涉及职业院校的暴力和不雅事件及由此造成的人们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氛围的担心,徐曙光表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社会问题在院校中发生也是正常的。他表示,对“青少年成长中的烦恼”,要以教育的方式对待。解决这一问题的重点是要在职业院校中推进德育教育,把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贯穿在我省职业院校教学当中。“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不能与职业行为、职业精神分割开来,要让学生在正常的技能、技术学习中提升文化素养。” 谈社会偏见:职业教育是“赢在终点线” 对于社会上对职业院校和学生的偏见问题,徐曙光表示,当前的教育理念中有一些误区,比如讲“不要输在起跑线”。但个人的发展应该是长跑,要比耐力,要注重过程,所以我们要用“赢在终点线”的眼光来看待职业教育,选择志愿的时候不要人云亦云,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自己适合的专业和职业。 针对高考录取的指挥棒问题,徐曙光表示,国家在夏季高考之外增加了春季高考,而且在春季高考里增加了技能考试。今后我们还会在录取中招收有实践能力的学生继续攻读学业。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让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来不断的提高自己。“从幼儿园一直读到博士,也不是每一个人成长的方式。”徐曙光说。 最后,徐曙光向广大学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忠告,他说,学生在成长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要清楚地认识自己,根据自身能力和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不要盲目追求“高大上”,人生的成长过程很长,目光也要放长远,想要“赢在终点线”,就需要学生不断的学习、积累。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梦 ![]() 热点图片>更多<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 |